2006/12/19

《七絕》 宋楚瑜訪問大陸 : 林多樑

與狼共舞險招搬, 隔海臺灣意識傳;
不獨不武求發展, 两岸一中前景寬。

《七律》 連戰訪問大陸 : 林多樑

認敵作父拜東瀛, 國庫掏空為虛名;
忌諱中華棄文化, 台獨意識害民生;
人心驅動破冰行, 顺应潮流歷史迎;
尊重文明多樣性, 和平發展創雙赢。

天下圍攻 : 林多樑教授

無所不貪陳總統,
一妻二秘從旁捧;
三師四戚抱成團,
天下圍攻權不永。

陳水扁歹戲拖棚 : 林多樑教授

發票捜羅為報銷,
貪贓枉法領官曹;
各方呼籲歸田去,
歹戲拖棚不動搖。

2006/12/09

旅遊廣東組詩 : 林多樑教授

1。初訪廣州

其一 :

初入國門宿廣州,
物資供應令人愁;
毛巾待購苦無票,
返店喜聞上六樓。


1973年六月,海外流浪廿五載的遊子,初次返國探親。因為辦理行李領取及轉運等問題,在廣州華僑飯店住了三天。不知何故,被派在六人一屋的房間。由於陌生而膽怯,只能聽之。奈旅客必需自備毛巾,不得已而上街。不意連問三家均無貨,溽暑烈日,汗溼衣衫,終於在一公里外找到。卻因身無布票,而無法購買。只好回飯店,向櫃台要了布票再去,方買到一條小毛巾。回到房間,同室旅客告知飯店櫃台正在找我。一問之下,原來他們把我放錯房間了,於是搬到六樓帶浴室的套間去。這間房中,備有潔白柔軟的大小毛巾兩套,便把新買的帶回家。因這一經驗,方知當時在國內住旅館,房間不是由旅客選的,而是由櫃台派的。

其二 :

越秀峰巔鎮海樓,
海珠橋下人煙稠;
宣傳革命講習所,
烈士陵園林木幽。


旅行社安排遊覽,參觀越秀山、紅花崗烈士陵園、和農民運動講習所。


2。紅花崗

相爭為政權,
捨命黨團員;
紅色旅遊榜,
顯彰烈士園。


紅花崗為烈士陵園,紀念1949年前犧牲的共產黨人。今已入選為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


3。黃花崗

浩然正氣漫乾坤,
碧血黃花青史存;
勇往直前無反顧,
留名石刻慰英魂。


1978年由廣州出境,清華大學委託廣東省高教局接待,住東方賓館,並安排參觀市區和佛山著名地點。為紀念1911年廣州起義時,英勇犧牲的72位烈士而修建的黃花崗墓園,始建於1912年,至1921年烈士墓和紀功坊先後落成。孫中山先生特書“浩氣長存”四字,以慰英魂。


4。佛山祖廟

寺廟教堂遭重創,
文革橫掃無能抗;
殿中神像竟安然,
想必高層令保障。


佛山祖廟坐落於佛山鬧市,供奉道教北方玄天大帝。佛山祖廟始建於宋元豐年間(1078-1085),明洪武五年(1372)重修,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因居佛山諸廟之首,故稱祖廟。
1978年全家經廣州出境,清華委託廣東省高教局接待,遊覽佛山。文革結束不久,社會尚在撥亂返正之中。不過祖廟明顯曾被特別保護,神像器具居然未遭破壞。



5。鎮海樓

山丘明代近珠江,
雄據峰巔鎮海彊;
位列羊城八景榜,
五層木構不尋常。


廣州越秀山蟠龍岡上,有五層古建築,高28米。額曰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又名望海樓。1928年以鋼筋混凝土重建,筆者1978年到訪時,為小型博物館,據稱曾被列為羊城新八景之一。



6。陳家祠

合族同舉建祠堂,
工藝精微名遠揚;
改作陳家書院地,
兒孫受教後福長。


廣州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 。為廣東省陳氏的合族祠堂,又稱陳氏書院,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內部結構,精彫細琢,世所公認。為集嶺南歷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典型,1959年被闢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7。六榕寺

綠蔭如蓋守山門,
錯節盤根底蘊深;
花塔衝霄領香客,
六榕古寺穩人心。


六榕寺,為廣州四大佛教叢林(光孝、六榕、華林、海幢)之一。始建於梁大同三年(537),原名寶莊嚴寺。山門大道前,有六株古榕,綠蔭如蓋、盤根錯節、氣勢不凡。宋元符三年(1100),文學家蘇軾途經廣州,來寺禮佛進香,見此六榕護衛,應僧人道琮之請,題六榕兩字,因以為名。
花塔塔身朱欄碧瓦、丹柱粉牆、層層飛簷、宛如含苞向天開放的花瓣。塔刹頂似花蕊心,遙望猶如花朵疊成的衝霄花柱。塔身造型外觀華麗、色彩斑斕,故稱花塔。塔高57.6公尺,是嶺南地區現存最高、最古的建築。塔刹為元至正十八年(1358)鑄造的千佛大銅柱,柱身有1023尊浮雕小佛,還有彩雲繚繞的天宮寶塔圖,莊嚴絢麗,别处少见。



8。沙面

滿清積弱受欺淩,
英法聯軍占穗城;
開湧築堤圍小島,
治權從此再難爭。


廣州沙面租界,位於珠江的白鵝潭畔,面積只有55英畝。1857年12月英法聯軍攻佔廣州城。1859年下半年,沙面當局開挖一條寬四十米,長一千二百多米的沙基湧。用花崗石在沙面週圍築起高出水面5至6英尺的堤圍,然後用河沙對泥土進行了平墊,使沙面成為一個小島。1861年9月清兩廣總督勞崇光與英國領事簽訂《沙面租約協定》,自此成為租界八十餘年,直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著名的白天鵝賓館,就在沙面南端。


9。泮溪酒家

千年御苑現蹤跡,
南國園林擺筵席;
引水砌石成勝景,
羊城宴飲數泮溪。


泮溪酒家是全國最大的園林酒家,為1000多年前南漢皇帝劉倀的御花園昌華苑的原址,位於廣州西郊,與荔灣湖公園相連。泮溪酒家從60年代初成為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園林建築。近40個廳房,均以亭台樓閣、酒舫廊座的格式佈局,分佈於湖堤水榭,貼水長廊之間。或掩映于百年古榕、絲絲垂柳之中,或聳立於假山之上,其宏大的園林氣派,被譽為“東方建築藝術交嚮詩”。
1989年訪問廣州師範學院,李院長宴請,設席於此,因而在園內巡禮一週。見其水榭迴廊、花木水石、佈局清新,果然美景非常。總體設計,因多用大型平板玻璃,建築風格迴異於蘇州庭園。泮溪宴席以海味為主,廚師技藝精湛,甚有特色,可謂色香味俱佳。



10。黃埔軍校

國共聯盟軍校辦
(1)
東征北伐平離亂
(2)
統一大業敗垂成
(3)
海峽依然分兩岸
(4)

(1)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正是國共合作時期。校長蔣中正當然是國民黨,但鮑羅廷其實操有人事大權。例如周恩來以廿六歲歸國學生,立即被任為中將政治部主任。
(2)僅受幾個月訓練的黃埔一期學生,即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之役。後於1927年北伐,蕩平軍閥,統一割據分治之局面,則更是以黃埔學生軍為主體。
(3)如無日人侵略,中國可能早已統一。
(4)自從1949年至今,臺灣海峽兩岸統一仍待努力。黃埔畢業生歷年來在兩岸決策部門所發揮之影響,不可忽視。


筆者在台灣,曾於1954-55年接受預備軍官訓練一年。這期間在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受入伍訓練四個月,左營海軍軍官學校受航海官訓練六個月,再回到鳳山接受政治訓練一個月,終於預訓班第三期畢業,授海軍少尉官階。鳳山軍校其實就是黃浦軍校,連校歌都未改,所以勉強也可算是黃浦軍校和海軍官校的校友。
1991年訪問廣州師範學院時,陳傳譽及黃卓和兩位教授陪同參觀黃浦軍校後,再到番禺大啖海鮮。在軍校展覽室見到建校初之情況及頭幾期學生名單,才知道他們在校時間甚短。有幾期(例如第一期)甚至比我們的入伍訓練還短,就去打仗了。所以我們所受的軍事訓練,比他們毫不遜色,只是沒有實戰經驗而已。不過依照一般內行的看法,預訓班的入伍訓練雖然嚴格,上戰場卻很有問題。原因是即使在戰場聽到衝鋒的命令,這些大學生還會分析一下為甚麼要衝,因此根本無法作戰。究竟是否真的如此,只能由事實證明瞭。


11。中山大學

中山創校冀薪傳
(1)
遷入嶺南康樂園
(2)
再獲大師來任教
(3)
華南首學競中原
(4)

(1)孫中山創辦大學,其目的為培養軍事以外之治國、建國人才,以實現其理想。
(2)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中山即和嶺南大學合併,遷入嶺南原校舍康樂園。現址位於廣州城南,珠江西岸,佔地甚大而規劃有序。至1990年代,大學本科全部在珠海新建校園,而原嶺南康樂園則改為研究生院矣。
(3)抗戰勝利後,嶺南大學聘有許多極負盛名的學術泰斗,如陳寅恪、姜立夫、謝志光、陳序經等,都是文、理、醫及經濟等科的頂尖人物。中山大學接收了嶺南,也就成了華南水準最高的學府。可惜人事滄桑,雖仍為華南首學,已難保往日風光。
(4)五十年前,雖然名師不少,但歷經政治運動,未能培養傳承。人事滄桑,學術名家早已煙消雲散。如能再聘得大師聚集,當可與全國頂尖名校爭鋒也。


筆者雖然多次進出大陸,都經過廣州,常去廣州師範學院(現與其他幾所合併,成立廣州大學),卻很少訪問中山大學。1985年在出境前,曾以半天時間去該校活動中心懷士堂座談。直到1992年,才去訪問四天,由張進修副校長接待,住原嶺南大學校長官舍改裝的賓館。位於校園中心,環境優美。此後每次都安排在入境或出境時,到中大住幾天,由史隆培教授接待。


12。廣東迎賓館

廣州交際場,
海外令名揚;
政府迎賓館,
六榕古寺旁。


廣東迎賓館,是市中心唯一的園林式四星酒店,一直是廣東省政府的接待賓館。原為南朝梁武年間,王府原址,屬鬧中取靜的幽雅之地。
1990年訪問廣州師範學院,李院長與陳傳譽教授在迎賓館宴請。1996及99年,兩度應廣州市教育局邀請演講,住該館白雲樓。



13。白雲山公園

景泰歸僧意境涼,
雲山錦繡景難忘;
圍林支網鳴春谷,
珠海白雲繪五羊。


白雲山位於廣州市北郊,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宋代以來的羊城八景,白雲山就佔多處。近年新闢明珠樓、摩星嶺、三台嶺、鳴春谷、飛鵝嶺和麓湖等遊覽區,又加建遊樂設施如廣州碑林、雲台大花園、和鳴春谷的天然鳥籠。


14。鼎湖尋幽

雲封曲徑路清幽,
伏虎聽泉最忘憂;
聖水浴佛求保佑,
連天棧道令人愁。


鼎湖山,位於廣東肇慶。東距廣州 86 公里,西離肇慶18 公里。地處北回歸線上,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保護區。這裏群峰列峙、林壑幽深、飛瀑直瀉,被生物學家稱為“物種寶庫”和“基因儲存庫” 。
1982年北京工業大學委託廣東省高教局接待,住東方賓館。抵穗次日,清晨出發,車至鼎湖山已近中午。因西江尚未建橋,等待輪渡,甚為費時。在山上遊覽一圈,到慶雲寺上車,直放肇慶。至賓館時,已是黃昏時分。



15。肇慶七星岩

換步移形人不識,
摩崖石刻留文字;
當前水色似西湖,
反映桂林山勢意。


七星岩位於肇慶市區北面約4公里處,又名星湖。號稱有西湖水、桂林山、帛緞天降掛飛簾。湖上建有水榭遊廊,湖光山影,風景優美。沿山麓漫遊,幾乎步移景換。有所謂五湖六崗七岩八洞之說,可見其名勝密集之一斑。


16。從化溫泉

溽暑偷閒從化行,
流溪林木漫香馨;
凡間清澈溫泉水,
滌盡世俗煩擾情。


從化溫泉又名流溪河溫泉,位於廣州市東北部,離廣州75公里,為有名的休閒勝地。1992年訪問廣州師範學院,李院長與陳傳譽教授陪同遊覽流溪河。在溫泉賓館沐浴休息,晚餐桌上有山瑞。


17。流溪河森林公園

重巒疊嶂遠紅塵,
地貌奇特最引人;
洶湧雲濤窮變幻,
林深葉茂爽精神。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州市郊從化東北部,距廣州93公里。這裏數百座山峰起伏連綿,氣象萬千,成為南粵避暑勝地。
1996年六月,與廣州師範學院物理系主任黃卓和教授,由市政協接待,林業局局長助理黃才福君陪同,前往住了兩晚。三天之中,由於以車代步,幾乎遍遊公園著名景點。雖屬走馬看花,亦可謂得其神韻矣。



18。新鮮荔枝

從化暑天嚐荔枝,
衣衫輕褪現凝脂;
晶瑩剔透玲瓏體,
沁入心脾快意時。


從化荔枝,品種繁多,各擅其勝。筆者到訪時,正值上市季節。可惜筆者容易出鼻血,雖見名種,亦祇能淺嚐即止。


19。初試驢肉

冀魯民間比作龍,
流傳餐飲到廣東;
列名本草食療品,
安氣解煩被認同。


冀魯民間,有謂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不僅指驢肉味美,更在於其食療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載:驢肉味升、無毒。治風狂、憂鬱不樂;安心氣、解心煩。
1996年最後一次訪問廣州師範學院(其後即成廣州大學之一部),住廣東迎賓館。陳傳譽教授(時已轉任廣州副市長)邀宴,以驢肉嚮客. 驢肉廋而不肥,味似牛排而更嫩。當時風行五羊城,筆者肉食量不大,僅淺嚐而已。



20。廣州嚐駝峰

往常熊掌祇傳言,
今日駝峰現菜單;
文化提昇牽涉廣,
飲食習慣害觀瞻。


熊掌與駝峰,據說都是熊和駱駝全身精華集中之處,歷來並稱為中國菜之珍品。筆者無緣接觸熊掌,但兩度訪問蘭州大學時,均曾嚐過駱駝蹄筋,不覺其有何特殊。1999年應廣州市教育局邀請演講,住廣東迎賓館,見菜單上有駝峰,因而連點兩次。除豐腴肥嫩,其味亦不過如此,筆者個人不喜肥嫩食品,完全沒有每餐必點之慾望。想必是物以稀為貴,因而身價大為提高。其實駱駝對於沙漠中生活的人們,價值極高,若祇為食駝峰而殺之,確屬得不償失。至於營養價值,決不會和其他肉類有很大不同。我想中國的食品文化,也應該現代化了。


21。珠海大學園

珠海築巢引鳳凰,
規模宏大建學堂;
校園環境皆優美,
學術科研待加強。



珠海毗鄰澳門,由香港搭船直達,亦僅需一小時。環境優美,是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1999年,珠海市委決定吸引國內一流高校到珠海興辦校區或產、學、研基地。同年9月,中山大學成為進入珠海辦學的第一所高校。
2003年春,應珠海科學教育發展公司賈肇川董事長之邀請,到珠海研究討論籌建國際學院。抽空前往參觀,發現除中山大學將本科完整遷來外,其他各校只是建一分部,對提高學術研究與科技發展,難以嚴肅期待。


22。情侶道

國家往日倡犧牲,
情侶如今成路名;
濱海風光新大道,
革新觀念已成形。


情侶路是珠海的濱海大道,全長37公里。從拱北一直到金鼎與京珠高速相連,分為情侶南、中、北路,其中情侶中、南路均已建成。沿情侶北路進入規劃區,將通過海灘濕地和大海、觀海棧橋、海邊遊艇碼頭等。沿路的海景、山景變幻多端,與其他路段的單調形成強烈對比。情侶北路(南段)及其填海區構成南北寬約600-800米,東西長約5.2公里的生態新城約3.5平方公里。


23。中山故居

推翻封建復神州,
革命奔波從未休;
紀念庭園占地廣,
中山舊厝小紅樓。


孫中山故居位於翠亨村後邊緣,故居的主體建築,是孫中山於1892年3月親自主持建造的一座赭紅色二層小樓。2003年春,珠海科學教育發展公司副董事長陪同,參觀中山故居。


24。深圳大學

荒灘改造築新城,
內外緩衝地位呈
(1)
篳路藍衫校園建
(2)
如今大學亦知名。


(1)香港回歸前,其社會制度與大陸十分不同。筆者估計,政府決定在深圳設特區,可能曾考慮回歸後,在兩制度間有個緩衝。時至今日,自香港經深圳到廣州,已難看出明顯不同。所以特區的出入管制,亦正在逐步放鬆之中。
(2) 篳路藍縷,艱苦創業之意。因為平仄格律之故,而以衫代縷。

1978年筆者在清華訪問時,張維副校長奉命赴深圳,主持建立新大學。隨後數年,劉達校長曾幾次邀請前往參觀,終以時間過於匆促而未果。深圳大學成立於1983年,而筆者直至1988年,始由陳傳譽教授陪同往訪。此後則經常作為自港入境第一站,停留數日,由李景鎮教授接待。該校在南山后海灣,依山起伏,外海內湖,校園規劃比較合理,其圖書館的設計,在八十年代為國內最先進者。



25。錦繡中華

神州地域寬,
名勝遍遊難;
祖國八方景,
縮微在此園。


錦繡中華把大陸的人文、自然、名勝古蹟和民族風情,按區域版圖分佈縮微展示。遊客在此一天,便能欣賞各地之風土人情,毋須踏遍整個神州大地。


26。民族文化村

文化多元未流傳,
邊彊廣闊旅遊難;
各方風土人情異,
遍歷全園一日還。


民族文化村展示大陸邊彊少數民族的特色建築和生活情景,將民族村寨及民居以一比一按原樣重建。聘請廣西、雲南、四川、貴州、西藏及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男女青年,實地操作。並有著名景觀及歌舞表演,以供欣賞。


27。世界之窗

環遊世界費思量,
不若深圳世界窗;
勝景眼前咫尺近,
一天訪問意難忘。


匯集世界各地之奇觀、名勝,依比例縮微仿建。遊客可在短時間內遍覽世界各地勝景。


回到目錄

廬山組詩 : 林多樑

雨中遊廬山

一.雲深霧鎖上廬山

其一:
入梅遊興依然濃,
翻越危崖細雨中;
難識廬山真面目,
雲深霧鎖影無蹤。



其二:
竟日滂沱大雨中,
穿雲淩志紀行蹤;
美廬毛館咫尺近,
爭鬥一生終是空。


2004年五月,應中天公司郭更生董事長邀再訪南昌。更生兄殷勤接待,不僅以其淩志座車相讓一星期,且每日電囑司機,務必以安全為先。我夫婦此行,在一週之內,遊遍了廬山、龍虎山及福建武夷山,飽覽名勝,可謂滿載而歸。
上廬山至牯嶺,住中國銀行招待所。午餐後,由於陰雨連綿,決定下午只參觀室內。共遊覽了美廬、毛氏一號賓館、廬山會議舊址及牯嶺公園。
可嘆蔣毛二氏爭鬥一生,先後各自專制獨裁,統治中國二十餘年。可是今日中國大陸卻已完全摒棄毛之治國方式,而蔣所建之國民政府則早已煙消雲散,台灣只剩一群無恥之徒在爭權奪利矣。



二.美廬

春雨淅瀝訪美廬,
路旁庭院現扶疏;
遊人不斷廊間擠,
設備平凡不見殊。


廬山牯嶺,因蔣介石委員長每年夏天均來避暑,而成為國民政府時代的夏都。蔣氏居所前院,有其親書的美廬刻石。今作為博物館,對民眾開放。其內部蔣氏夫婦之臥房、會議室,及廚房據稱仍保持原狀。其他房間中則展示少數國民黨重要人物之照片、書信及手跡,但明顯不是美廬原物。在廚房中看到當時的冰箱,以煤氣為動力。不過參觀以後,並沒有覺得他們過的生活有什麼豪華之處。


三.毛氏一號賓館

公館深藏人未知,
廳堂寬敞顯寥寂;
裝璜簡樸無華麗,
大院巨宅遊客稀。


毛澤東主席的一號賓館,建於1971年。深藏於樹林之後,非經指點,一般遊人車輛難以發現。其規模之大,占地之廣,均不可與美廬同日而語。若再和當時治下人民之生活相比,則兩黨對其領袖的供奉,或者毛、蔣二位個人作風之不同,顯而易見。


四.天下最大的私人游泳池

勸導村民棄祖居,
山谷築壩泳池修;
勞師動眾為何故,
順應主席喜好投。


毛澤東主席喜愛游泳,他的住所應有游泳池,很容易理解。但是他的廬山一號賓館所修的游泳池,卻遠出人們的想像。原來把旁邊一個山谷中的居民遷走,築壩蓄水而成小水庫,作為他的私人游泳池。


五.花徑

攜手並肩花徑遊,
繁花似錦雨煙稠;
紅男綠女添風景,
水榭亭閣若杭州。


山上有如此廣闊之湖面,不是親見,不易想像。估計是一水庫,但筆者未曾深究。花徑就在湖濱,其實是一公園,為遊山者必到之處,面積甚廣而景色宜人。


六.陰雨漫步錦繡谷

懸崖削壁現奇松,
細雨微風景不同;
大霧迷濛錦繡穀,
巉岩漂蕩白雲中。


雖然只是細雨,但雲霧迷濛,目力無法及遠。山路地滑,尚可小心應付。深谷和對面的山峰,卻只能憑想像了。


七.調解內戰談判台

國共起爭端,
兵戎決政權;
調停來特使,
談判兩難全。


談判台在錦繡谷中,美國特使馬歇爾來華,調解國共爭執時,常上廬山訪蔣。估計主人陪客遊山,曾在此休息,觀賞山景,乃被傳為談判台。


八.含鄱口

翻騰雲海浪相逐,
浮動群峰有若無;
環顧满山白霧佈,
低頭不見鄱陽湖。


顧名思義,應可見山下谷口鄱陽湖。今天看到的卻是氣勢雄渾的雲海,遠處山峰均成漂浮海上的島嶼,美不勝收,頗有塞翁失馬之感。


九.望鄱亭

遠處群峰雲上浮,
眼前絕壁勁松出;
山間四顧皆白霧,
亭外望鄱不見湖。

山西之旅組詩 : 林多樑

1。五台拜文殊

清流激底震雷音,
山勢雄渾意態深;
滿地野花若錦繡,
松風梵唱送佛心。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為文殊菩薩之道場,乃唯一在佛經出現之中國名山。位於山西東北部,共有五峰,故稱五台。北台為最高峰,海拔3800公尺。雖值盛夏,卻甚涼爽。
相傳文殊自五台山赴尼泊爾開山闢嶺,排湖水,興教化,乃建國,至釋迦末尼誕生。故尼泊爾人尊文殊,敬五台。白塔寺即為十四世紀時尼泊爾人所建。顯通寺與洛陽白馬寺為我國最早之寺院。其後有磚石無樑殿及仿木結構之銅殿,都極具特色。
看來六十年代之破壞,似乎並沒有九華山之澈底。許多雕刻極為精緻的石碑和牌坊,仍然完壁無瑕。經過二十來年的修茸復建,已漸復舊觀。但不知佛光寺是否無恙,因其中有宋代四十尊羅漢塑像,為我國藝術之寶也。可惜因時間有限,未曾去追究。不過明代五台山極盛時,有寺廟三百餘所。民國時期,還有百餘。今後能恢復多少,尚不可知也。
1996年應彭坤(坤,原為方方土,中文之星無此字,暫以同義字代)墀校長之邀,往訪山西大學。彭校長囑先作一大型報告,下次來訪,再作較長停留。隨即議定下次來校三週,以兩週講學,一週旅遊。
次日一早,即由外事處派員陪同,直放五台山。出城前,路經太原鋼鐵廠,深灰色煙塵,宛如濃霧,污染之嚴重,得未曾見。據云此等情景,已有許多年,怪不得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第一污染城市。1999年再到太原時,情況已有不少改善,仍需繼續努力耳。公路兩旁,平地不多,時見土壑深溝,皆係經年受強風切割之結果,乃西北黃土高原之典型地貌也。



2。太原晉祠

黃土高原難老泉(1)
造成晉水小江南;
唐宮女子宋人塑
(1)
型制寫實寰宇傳。

(1)難老泉,為明末傅青主所題,取詩經永錫難老之意。難字應仄而平,犯格亦顧不得矣。
(2)聖母殿中四十四尊宮女,乃北宋時之塑像,無論神形,皆上乘寫實之作,世所罕見,為中華藝術之瑰寶。

太原晉祠,以建於唐代的聖母殿為主。殿前有難老泉,為晉水之源。由於充分的泉水終年不斷,造成黃土高原難得的晉水流域,有山西江南之美稱。泉眼邊可見建於北齊之八角亭。由此水潭分為晉水南北兩大渠。今日太原晉祠,其實已發展成範圍廣大的公園。
1996年,應彭坤(坤,實為方方土,中文之星無此字,暫以同義字代)墀校長之邀初訪山西大學,校方接待甚為熱情。自五台山返校後,曾於週六抽空前往遊覽。


3。山西大學

三晉古蹟半漢唐,
名城直溯周文王;
山西改進步伐慢,
不意大學歷史長
(2)

1)今平遙縣就是在周文王時代設治的。
(2)山西大學初創於1902年,以中英庚款五十萬兩白銀設山西大學堂,乃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

筆者雖曾在1995年以前兩度到山西,先後訪問過大寨和雲崗,但只看到落後面,對山西的認識其實極為淺薄。1996年應彭坤墀校長邀,(坤,應為方方土,軟件缺此字。)訪問山西大學,曾訪問晉祠並遊覽五台山。
1999年再承彭校長安排,於講學任務完成後,參觀遊覽許多地方。方知山西名勝古蹟遍佈全省,旅遊事業潛力無窮。如能以專業觀點規劃,大力發展,要比煤鐵等重工業,更有利於環境保護。


4。應縣佛宮木塔

古塔佛宮近昊天,
木材結構歷千年;
高原黃土風沙烈,
萬古觀瞻百世傳。


山西應縣,有木塔佛宮。塔高六十六公尺,外觀五層,內藏四暗層,共九層。全部為木結構而不用鐵釘,建於遼代,已有千年歷史。因為時間不允許,我們並未入塔細看。如此高大之木材建築,在西北高原經常強風沙的環境中,屹立不倒,洵為奇蹟。不愧被稱為萬古觀瞻,希世之珍。近年因遊客眾多,在其周圍已形成旅遊小鎮。


5。神奇懸空寺

飛檐削壁架高空,
木柱支撐翠幛中;
寶殿神宮皆具備,
崇樓疊宇又相通。


北嶽恆山,主峰海拔2017公尺,位於山西省北部渾源縣境內。恆山第一景就是翠屏峰絕壁上的懸空寺,建於一千五百年前北魏時期。亭台殿閣,崇樓疊宇,均以長廊及木梯相連。整體建築看似貼於削壁之中央部位,其突出部分則以原木長柱支撐於懸岩之上,為建築史上少見。懸空寺之神奇處,在於歷經一千五百年,居然雄姿依然。
1999年,承山西大學彭坤墀校長邀請,(坤,應為方方土,軟件缺此字。)講光學與固體的光學性質兩週。適逢國慶放假,我夫婦二人乃由外事張處長陪同,遊覽名勝古蹟一星期。自太原北上,經應縣、恆山、大同, 然後南下經平遙、臨汾、壺口、運城、解州、永濟、蒲州,最後送到西安機場飛烏魯木齊。一路上幾乎把山西省著名景點一網打盡,盛情十分可感。


6。北嶽恆山

三關故壘在金龍,
絕壁飛檐寺掛空;
石刻恆宗道家地,
琴棋台上有仙蹤。


恆山,位於山西渾源。四千多年前,就被禹貢列為北嶽,世稱塞北第一山。恆山門戶金龍峪,北宋楊家將守三關時,曾為屯兵之地。高崖絕壁,修築敵樓棧道,其遺跡至今猶在。進入金龍峪,即見奇景懸空寺。山中摩崖石刻甚多,大部為蔓草遮蓋,但恆宗二字巨大而明顯。山上除了許多道教廟宇外,佛教寺院也不少。還有琴棋台,傳說乃呂洞賓在此彈琴下棋所留。


7。再訪雲崗石窟

東西文化互交叉,
西北戎狄來亂華;
始創洞岩刻佛像,
石窟藝術綻新花。


雲崗,在山西大同西北約十五公里處。北魏統一西北各民族,建立強大王朝,也引進了西域及中東文化。所謂五胡亂華的南北朝時期,正是中華民族融合時期。北魏文成帝接位(460AD),拜曇曜為沙門統,並以師禮待之。在武州塞開鑿石窟五,世稱曇曜五窟。是為雲崗石窟之始,亦為我國石窟石刻佛像之始。隨後發展大小洞窟,連綿不斷,長達一公里。雲崗石窟雖較敦煌、涼州略晚,但敦煌與涼州石窟,卻主要是壁畫和泥塑佛像。北魏王朝崩潰,退出大同前,曾用泥土塗封石窟,從此湮沒。直至1903年,才由一牧羊人無意中發現。
筆者曾於1985年,由內蒙古大學特布信校長陪同,初次遊覽雲崗石窟。當時運煤鐵路在石窟前通過,煙塵落於山崖表面。覺得中國為求外匯而不顧文化遺產,十分無奈。1999年,我夫婦由山西大學接待,再訪雲崗。見鐵路已經遷至山後,空氣清明,環境大為改觀矣。


8。晉北引水工程

引水北流向雁門,
本來決策為人民;
工程巨大毋需怕,
怎奈黃河水量貧。


在往返雲崗高至太原的高速公路上,沿途不時可見東邊山上有大口徑水泥管,及大型機械在動,看來是有大工程在進行。據說乃是從黃河向晉北引水的巨大工程,筆者並未深信,覺得它更像國防工程。如果確屬引水,則不免又是一項偉大的浪費工程,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黃河無水可引也。


9。無影無蹤娘子關

入晉首經娘子關,
山川地勢換新顏
(1)
誰家女將守邊界,
公主駐軍欲保安
(2)

(1)娘子關在山西平定市東北和河北井陘交界處,顯然因建高速公路而改變了地貌。
(2)返美後查書得知,因唐平陽公主駐兵而得名。

1999年九月,筆者訪問清華高等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學,住於北大在校園外新建之賓館(忘其名)。山西大學外事張處長來接往太原,請教他高速公路在何處進入山西境。他說娘子關,我說咱們到時下車看看。不料一點關影子都沒有,因問娘子為誰,亦無人能答。


10。平遙古城

破舊立新遍地遵,
保留遺產多方尋;
古城聯國集資養,
縣邑平遙碩果存;


自太原南下,高速路一小時多抵平遙。這是聯合國文化遺產,不可交臂而過。我們日程太緊,祇能在近年整修好的城樓上走一圈。平遙始建於周文王,歷史悠久。作為一座縣城,城門與城樓的規模,可以說相當大了。雖然無暇進城,不過居高臨下,已可見全城建築,均屬明清型式,且保存完好。同時也能對街道佈局,與市面情況獲一印象。


11。黃河壺口瀑布

波濤洶湧搶出壺,
勢若強龍風雨呼;
咆哮奔騰一步落,
金黃瀑布世間無。


壺口瀑布之名,如雷貫耳。既然有機會遊覽山西,當然要去領略其氣勢。我們於清早自臨汾出發,計劃到運城過夜。路程並不長,全程不過三百公里之譜。這一段黃河是山西和陝西的分界河,東岸是山西境內的太行山。從吉安去壺口,必須翻過一座山,而公路條件較差,路況不佳。我們到達壺口午餐後,已近三點。參觀遊覽,逗留約二小時,回程仍需翻山。誰知天黑遇上大霧,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山路既窄又曲,更無車道線。再加公路欠缺標誌,沿邊並無護欄。張處長必須密切注視右側路面,隨時指點司機慢慢移動,以免翻車。不僅他們二人緊張,我們坐在後座,也同樣緊張。如此緊密合作,幾達兩小時,終於開出了大霧籠罩區。車抵運城賓館,已近半夜矣。
壺口落差不大,不過地形奇特,水色金黃,如果波濤洶湧水量宏,應當很有可觀。可惜我們在十月枯水期去,水量小而流速慢,全無氣勢,祇好憑想像來描寫了。倒是高空有人走鋼索,豎蜻蜓,獨輪車,頗為驚險。



12。解州關帝廟

尋兄千里走單騎,
掛印封金志不移;
廟享春秋忠義祀,
獨尊武聖古來稀。


關羽,被尊為武聖,封為帝君。千餘年來,關帝廟遍佈全國各地。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者,莫過於解州關帝廟。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4),大殿有盤龍浮彫石柱說六根。順道往訪,已近黃昏。解說員業已下班,正要回家。經司機與她商量,特地為我們加班,服務精神甚為可嘉。


13。永樂宮壁畫

各路神仙齊赴會,
天宮盛況精工繪;
黃河築壩三門峽,
永樂遷移存國粹。


永樂宮祀呂洞賓,建於元代,為現存最大的道教祖庭。自1247至1358,全部工程和壁畫歷111年始完工。原址在芮城縣呂祖故里永樂鎮黃河邊上,最寶貴的是共有面積達1005。68平方公尺的壁畫。其中三清殿內牆的巨幅壁畫朝元圖,高4.26公尺,面積 403。34 平方公尺。繪有四對帝后,各有儀仗及文官武將玉女隨侍。共289尊工筆重彩神像,保存完美,色彩鮮明。
東壁主神為皇天后土,即太上昊天玉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砥,其後乃主管山川地理各路神袛。西壁為東王公西王母,或東華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和白玉龜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後隨主管氣象八卦及人生諸神。北壁乃中宮紫微北極大帝和勾陳星宮天皇大帝,周圍乃主管天上星辰之神。南面大門兩側則為南極長生大帝和東極青華太乙救苦天尊,後隨十位文人學士,據考證皆古代黃老學思想家。純陽殿內壁畫203平方公尺,名為純陽帝君神遊顯化之圖,其實乃呂洞賓畫傳。
五十年代一面倒時期,由蘇聯專家建議在三門峽修築水庫。預期建成後必將淹沒永樂
宮,因而動員全國精英,將整座建築拆散後,依原樣遷建於現址。這項工程明顯需要各方面的精英人物,並非小題大做。因為將牆上的千年巨幅壁畫,運到新址,再貼回重建的牆上,而看不出痕跡,確實必須許多不同行業的專家合作才行。從1959至64,全部遷建工程用了五年。事實上三門峽水庫築成後,始發現攔沙必將造成巨災,根本不能蓄水,所以成了中國最偉大的浪費工程之一。據說當年還有許多專家,只因認為泥沙無法控制,不同意在三門峽建壩,而被打為右派。可見當權者無知,對國家與人民能有多大之危害了。


14。普救寺訪西廂

遊覽普救訪西廂,
曾為張生作洞房;
當世許多大齡女,
願知何處覓紅娘。


西廂記膾炙人口,但普救寺在山西永濟,卻並非人人皆知。我們不僅訪問了普救寺,還試了一下幫助張生跳牆的那株樹呢。祇不過看起來,這株樹似乎還年青,不似五百年以上的老樹,恐非原物。


15。黃河蒲津渡拉橋鐵牛

出壺黃水入平原,
鐵索浮橋秦晉連;
橫跨河面民眾便,
鐵牛負重鎮河邊。


黃河出了壺口,河面逐漸變寬。流速自然降低,但進入華北平原,並無明顯河道,橫渡困難。1989年,在永濟西北十五公里,古蒲州黃河故道旁,挖出牡、牝、犍、犢四頭鐵牛。它們各有牽牛的牛倌,而且分屬維吾爾、藏、蒙、漢四族。據考證,鐵牛鑄於唐代開元年間,作為蒲津渡鐵索浮橋拉索之橋頭堡。對岸陝西境內應有同樣四頭,尚未發掘。兩岸這些鐵牛,加上浮橋鐵索,總重量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的產量,可見其規模。今在永濟挖掘原址建館展覽,離黃河已有十餘公里,可見歷來河道變遷之大。


16。黃河渡口

滾滾黃河陝晉分,
急流天險阻行人;
昔時苦候扁舟渡,
高速如今直入秦。


山西與陝西交界的黃河渡口,現有高速公路連結兩省,可自太原直達西安。


17。 文革紅旗大寨印象

參觀大寨到昔陽,
削盡青山遍地黃
(1)
敢問何方來灌溉,
山頭尚有小池塘
(2)

(1)出昔陽火車站,一眼望去,不覺大為吃驚。原來整個昔陽縣城,高低山坡全變成黃色乾梯田,種著不很健康的玉米。如此大規模地破壞自然環境,豈是國家之福,預料必難維持太久。卻沒想到不出三月,此一文革紅旗即被砍倒矣。
(2)其時大寨書記陳永貴公出,在北京任副總理。由賈副書記陪同解說,請教他用甚麼方法灌溉,他帶我們去看水源。到山頂養鹿場,見一人工水池,但蓄水量甚少,可供養鹿有餘而已。

1978年應劉達校長邀請,在清華大學講學三個月。承清華熱誠招待,經教育部安排,一家四口在全國範圍旅遊一個月。問我要去那些地方,第一站就選大寨,想看看為何全國農業要學它。但見山間許多隊伍,以紅旗前導在走動。原來他們都是全國各地派來取經、學習的。如今回憶,仍有所感,乃賦詩兩首:


其一:
時在文革大寨紅,
會同大慶領農工(1)
山坡遍地梯田築,
全國農村樣板從。

其二:
自力更生稱樣板,
開山闢地求增產;
取經朝聖展紅旗,
懷滿激情英美趕。

(1)當時在大陸,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的標語,在全國範圍內到處可見。不僅如此,個人所見農村,梯田遍佈山坡,而樹木甚為稀少。看來確實在學大寨,並不只是標語和口號而已。祇不過如此努力,而欲超英趕美,難矣哉。

黃山遊

一 : 壯哉立馬峰

全家徒步上黃山,
立馬奇峰獨守關;
遠望雄姿如赤兔,
近觀巨大赭紅岩。


立馬峰是一整塊百餘公尺高的巨岩,形似怒馬,挺立於上山道之右側,色赭紅如關帝廟中赤兔馬。


二。天仙聚會之所天都峰

其一:

高峰削壁上插天,
常見輕雲腰腹間;
奇險山巔似鯽背,
攀登絕頂若飛仙。



其二:

攀頂上天梯,
回眸鳥道低,
群仙常聚會,
絕壁不稀奇。


黃山以天都峰最險,蓮花峰最高,光明頂最平。三峰爭奇,各擅勝場。天都峰海拔1770公尺,有千餘石級,穿雲直上,俗稱天梯。自古被認為天仙聚會之處,故名天都。


三。鼎鼎大名迎客松

奇松張臂迎,
肅客上玉屏;
今日親身見,
方知造物靈。



四。景緻絕佳的仙居玉屏樓

雲海面前波浪陳,
奇松迎送旅遊人
(1)
天都在左蓮花右,
不愧仙居出世塵。


(1)黃山玉屏樓,原為文殊院。在其左前石階旁,有松樹形似張臂肅客,即天下知名的迎客松。但在右前方離樓往蓮花峰路口,也有一株狀若伸手送客者,那就是還不很知名的送客松。


五。黃山最高蓮花峰

一線雲梯衝上天,
遊人遠望似珠連;
中途歇憩台階坐,
喜見天都在眼前。


蓮花峰拔海1796公尺,為黃山最高峰,與天都峰遙遙相對。在玉屏樓觀望,只見一條幾乎垂直的峻嶺石梯,俗稱八百階,高千餘公尺,循削壁直通山頂,而遊人連綿不斷似珠串。從前此處被稱為閻王壁,可見其險峻。孩子們雖不在乎爬山,我夫婦卻無法一口氣上山。不過在台階上一坐,面對天都峰與玉屏樓,再加奇松和輕雲,美景非常。真令人心曠神怡,很容易恢復疲勞。


六.補天靈石飛來石

靈石未補天,
挺立在峰巔;
無畏風霜烈,
難離塵世牽
(1)

(1)飛來峰獨處山巔不知多少世紀,終於被紅樓夢連續劇選為補天所餘靈石,下凡走了一遭的寶玉。

光明頂左近有一圓柱形奇峰,峰頂是個平台。更奇的是頂上斜立一巨石,高達十二公尺,估計重量約360噸。可是底部與平台接觸面積卻很小,看起來搖搖欲墜,卻能在強烈山風吹刮下挺立億萬年。



七。黃山散花精舍

門前俯瞰散花塢(1)
靜坐陽臺賞日出;
夢筆生花如玉立(2)
松奇石怪世間無。


(1)散花精舍位居北海賓館南側,朝東,面對散花塢,美景非常。遠近山峰千姿百態,如仙人下棋、承相觀棋、太公釣魚、筆架峰等。
(2)散花塢中,林木茂盛,看不到底,無法估計山谷深度。但其中有一奇峰,穿林而出。亭亭玉立,形如毛筆。在筆尖長有松樹一株,青翠可愛,因而被名為夢筆生花。


1985年初登黃山。第一天從黃山賓館步行到玉屏樓過夜,第二天從玉屏樓到北海住散花精舍。此乃二層樓建築,樓上兩廂各有一套間,浴室奇大,我們一家四口住其一。中間有一大廳,有中國式傳統餐桌,廳前有陽臺。黎明起床,至陽臺坐待日出,得見一輪紅日在松雲後升起,景色迴異於阿里山日出。
1999年,我夫婦最後一次訪問中國科技大學,由劉文漢與明海兩教授接待。先遊太平湖,再搭纜車上黃山。在北海,見精舍原地正在改建為較大之新樓,深覺如此增建大型賓館,殊非黃山之福。
高級賓館的問題就是供水和排污,低谷處已建有水庫,有報導說還要在高處建水庫。個人雖未去研究,也能想像這種建設,必定已破壞了微妙的自然生態平衡。這種破壞是慢性的,長期的,不能因為幾年內看不出就不管了。甚至還聽說因為松樹死亡,竟以人工塑料松樹固定於山峰來造景,真是匪夷所思。其實在山底住宿,而每日利用纜車遊山,亦無不便。希望趕快採取必要措施,以免黃山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八。猴子觀海

石猴端坐在山巔,
靜看滄桑億萬年;
雲海翻騰多變化,
世情反覆瞬時間。



九。清涼台

巉岩絕頂建平台;
旅客爭先瞭望來;
雲海翻騰氣勢壯,
晴空萬里心胸開。



十。親眼目睹才相信的始信峰

破霧穿雲天更近,
奇峰羅列四方覲;
若疑仙境非人世,
何不親臨遊始信。



十一。太平湖

含煙凝翠島如珠,
遺世靜居好著書;
何處可尋幽美境,
黃山腳下太平湖。


黃山腳下的太平湖,乃築壩攔水而成的人工湖。水面遼闊,煙波浩瀚。湖中有若干小島,被佈置成各種動物飼養園,供遊人觀賞。
 
十二。搶救黃山

當政官僚圖近利,
核批建館修樓地;
高山污染反自然,
遭難奇松無法避。


黃山美景天成,以松與峰為主。兩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許多奇松,長於峰巔而不見水源。除雨雪外,雲霧環繞亦有以致之。億萬年來,維持於自然生態的微妙平衡。筆者一家於1985年遊覽黃山,入住玉屏樓時,即被告知,山間無水源,每人每日限量使用。當然有些不便,但遊人願意留宿。1999年再上黃山,已有纜車,上下十分方便。卻沒想到山
上已加建了好幾家星級飯店,而且還在大興土木。
高級賓館的問題就是供水和排污,低谷處已建有水庫,有報導說還要在高處建水庫。個人雖未去研究,也能想像這種建設,必定已破壞了微妙的自然生態平衡。這種破壞是慢性的,長期的,不能因為幾年內看不出就不管了。甚至還聽說因為松樹死亡,竟以人工塑料松樹固定於山峰來造景,真是匪夷所思。其實在山底住宿,而每日利用纜車遊山,亦無不便。希望趕快採取必要措施,以免黃山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長江三峽

90。長江三峽

峰迴水轉又高山,
疊翠巉岩品種繁;
文化古蹟皆勝地,
行將淹水奈何天。


長江三峽,風景天成。兩岸無論自然或人文景觀,如珍稀植物、岩層種類及文物古蹟,都有甚高的保存價值。可惜當政者但喜豪言壯語,而不計長期後果,終致壩成蓄水。


91.絕壁束江瞿塘峽

平穩通航灩澦沉(1)
束江削壁過夔門
(2)
流風遺韻粉牆刻
(3)
赤甲白鹽兩岸分
(4)

(1)灩澦堆,位於白帝城外瞿塘峽口。乃一兀立江心的巨岩,為亙古以來船工望而生畏的長
江第一險。政府為開通航道,於1958年將其炸掉,再無船毀人亡之憂矣。
(2)夔門,又名瞿塘關。兩側高山拔地而起,壁立如削。將大江緊束,而水流特急。
(3)粉壁牆,即南岸的斑白色削壁,滿佈自宋代至抗日戰爭,八百年間的名人題刻。2003年六月,三峽蓄水後,粉壁牆已被割切遷置於高處。
(4)夔門兩側,南為白鹽山,北名赤甲山。


瞿塘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巫山黛溪鎮,全長約八公里,三峽中以它最為雄偉險峻。清張問陶有詩曰: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


92。兩岸猿啼過巫峽

秀麗幽深似畫廊,
巫山雲雨大峽長;
金盔銀甲非常景,
飛鳳登龍相對彰。


長江三峽,巫峽居中,以其長而整齊,又名大峽。自巫山大寧河至巴東官渡口,全長45公里。巫峽兩岸,奇峰綿延,航行江中,真有如入畫廊之感。金盔銀甲峽乃巫峽中一小段懸崖,各具特殊形貌而得名。飛鳳、登龍兩峰則南北對持,另有特色。

93。巫山十二峰

多姿挺秀勢崢嶸,
形態萬千薄霧中;
蒸郁煙雲常細雨,
峰環神女若隨從。

巫山山脈,自大巴山向西南,被長江橫切而成巫峽。大江兩岸,各有六座山峰,稱巫山十二峰,乃我國著名暴雨區之一。因山峰形貌奇特,加上神話傳說,引人入勝。


94。神女峰

瑤姬暗助治長江,
佇立峰巔作導航;
千幛層疊拱神女,
巫山雲雨會襄王。


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或望霞峰為主,其他都是她的侍從和衛士。神話傳說她是西王母之女瑤姬,暗助大禹治水。為解除民間疾苦,仍然立於山頂,指航路、調風雨。


95。巫山雲雨

奇峰盡在碧虛中,
細雨輕紗遮影蹤;
霧繞雲纏真似幻,
晴空方始露芳容。


巫山地區,雨季其實並不長。但因山高峽深,航道上日照時間很短。以致地面蒸郁不散的溼氣,常形成雲霧細雨。

 
96。險灘疏通後的西陵峽

兵書寶劍孔明傳(1)
馬肺牛肝掛半山
(2)
灘險礁多經治理,
西陵航道已平安。


(1)峽中山崖有岩石狀如兵書寶劍而得名。傳為諸葛亮所存,牽強附會也。2003年六月,三峽蓄水後,兵書寶劍已為江水所淹。
(2)牛肝馬肺峽即以挂於山間之鐘乳,形狀色彩如牛肝馬肺而得名。今後已無法再見,蓋為江水所淹也。


東出巫峽而兩岸群山逐漸遠離,進入香溪寬谷。為三峽中少見的耕地,今已成內海矣,約四十七公里而至秭歸。
自秭歸至宜昌南津關,即是66公里長的西陵峽。其中原多礁石與險灘,船隻入川,靠縴夫用人力或絞灘機用蒸汽拉。出川則必須憑船家經驗,驚險萬狀。稍一不慎,即船破人亡也。如今淺灘及暗礁均經炸開疏通,航道大為改善。
西陵峽的特點是多鐘乳溶洞,總計大小數百,祇能上岸遊覽,搭遊輪則無法欣賞。如今水深成湖,已無峽谷之勢,不過神農溪則更易航行矣。



97。大寧河小三峽

深谷高山天似線,
急流淺水船工縴;
懸崖棧道若坦途,
滴翠飛泉珠串濺。

巫山大寧河自大巴山南麓,奔騰而下注入長江。一路高山深谷,僅下游一段四十公里,為小三峽,包括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與長江三峽比,它的谷更狹,山更陡,高峰幾乎直插入水。懸崖削壁上古棧道入谷120公里,至今仍有部份遺留可用。巴霧峽中,且可在絕壁高處看到懸棺。如果時間允許,應在峽中住一兩夜,方能仔細欣賞,從容遊覽。祇是2003年六月,三峽蓄水後,大寧河水面加寬,狹谷氣勢不再,不知是否能以小小三峽代之。


98。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早聞名,
千手觀音護佑靈;
佛祖涅磐比丘護,
跋涉百里不虛行。


大足,在重慶以西百公里有餘。以石刻佛像聞名,分佈面積較大。雕刻精緻,與大同、洛陽之北魏風格迴異,其中以千手觀音與佛祖涅磐最為引人。前者極為信徒崇敬,乃唯一需再購票始能參觀者。後者佛祖橫臥,徒眾圍於四週,端莊肅穆,極為感人。


99。石寶寨

孤峰挺立大江邊,
絕壁飛檐高比天;
富麗梯房跨步上,
攀登山頂訪神仙。


石寶寨在長江北岸,重慶下游約一百八十公里處。沿岸平地上有一孤峰突起,其周圍皆懸崖削壁,垂直而上。古人原建有棧道登山,康熙年間,改建成十二層樓閣,堂皇富麗如宮殿。其中九層貼壁直上,其實就是樓梯。頂上三層,高出山峰,成為峰頂的亭台。這是完全木材建築,不用鐵釘。在多雨地區,近四百年而迄立無恙,也可稱奇蹟了。峰頂面積不小,還建有廟宇,很值得爬一次。


101。八陣圖

孔明八陣疊石成,
潛力勝如十萬兵;
白帝城邊阻陸遜,
諸葛神算世留名。


諸葛亮在奉節佈了水旱兩座八陣圖,陣中的無窮變化,其實只限於傳說,並無科學基礎。三國演義中,陸遜追劉備至白帝城,為水八陣所阻而退。


瞿塘峽

平穩通航灩澦沉(1)
束江削壁過夔門
(2)
粉牆留字供憑弔
(3)
赤甲白鹽兩岸分
(4)

(1)灩澦堆,位於白帝城外瞿塘峽口。乃一兀立江心的巨岩,為亙古以來船工望而生畏的長江第一險。政府為開通航道,於1958年將其炸掉,再無船毀人亡之憂矣。
(2)夔門,又名瞿塘關。兩側高山拔地而起,壁立如削。將大江緊束,而水流特急。
(3)粉壁牆,即南岸的斑白色削壁,滿佈自宋代至抗日戰爭,八百年間的名人題刻。
(4)夔門兩側,南為白鹽山,北名赤甲山。


瞿塘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巫山黛溪鎮,全長約八公里,三峽中以它最為雄偉險峻。清張問陶有詩曰: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


102。巫峽

秀麗幽深似畫廊,
巫山雲雨大峽長;
金盔銀甲非常景,
飛鳳登龍相得彰。


長江三峽,巫峽居中,以其長而整齊,又名大峽。自巫山大寧河至巴東官渡口,全長45公里。巫峽兩岸,奇峰綿延,航行江中,真有如入畫廊之感。金盔銀甲峽乃巫峽中一小段懸崖,各具特殊形貌而得名。飛鳳、登龍兩峰則南北對持,另有特色。


山城霧都

三面環江水位低(1)
山坡遍地單車稀;
嘉臨揚子朝天匯(2)
不見清晨有早曦。


(1)江中水位低於市區街道好幾十公尺。
(2)嘉臨江在朝天門匯入長江。


筆者多次返國,訪問過的城市也不算少。初到重慶,立即注意到它的與眾不同,因為中國城市到處擠滿自行車,而重慶街上卻看不到它。因為重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山城霧都,馬路忽上忽下,坡度很大。此外,每天清晨都是霧濛濛的,太陽要到九點以後才露面。

西昌行

86。西昌行

山清水秀似江南,
夏日清涼冬不寒;
彝漢人民和睦處,
西昌猶若大公園。


1994年我夫婦同訪川大,林理彬校長特為安排前往西昌一遊。西昌雖屬四川,卻處於青藏高原的東緣,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一般認為可與昆明相比。因為劉伯承與彝族土司義結金蘭,使共產黨長征能順利通過。


87。邛海風光

綠水青山地勢高,
海邊烤魚勝佳餚;
百花盛放庭園美,
改換彝裝人更嬌。


邛海,為高原湖泊,面積廣大。據云乃西漢末年,平地下陷而成。湖中偶見小舟,岸邊花園處處,時有彝族居民或遊客,改換盛裝嬉戲其間。在湖光山色中,頗有天上人間之味。


88。衛星發射基地

探空基地任參觀,
火箭升空舉世羨;
發射衛星無意外,
航天科技達尖端。


發射基地位於西昌近郊一山坳,其中有些小村莊,居民不多。青山綠水,遍地花草,一片江南農村風光。基地在城中設定點定時班車接送遊客,展覽館內有放映室,以電影展示火箭發射前後及升空實況。


89。彝族宴貴賓

彝族晚宴意殷勤,
節日盛裝迎貴賓;
美豔姑娘頻勸酒,
同歌共舞幾消魂。


應西昌師專邀請,前往參觀訪問半天,晚餐在一高級餐廳以彝族宴席招待。並有四位盛裝的美麗姑娘,以彝族歌舞娛賓,歡樂一宵。只可惜除了酒和飯,其他佳餚都非常之辣,筆者夫婦不易消受。


90。鹽都自貢

海鹽遠離貨難求,
內陸人民靠自流;
社會繁榮燃料短,
交通車輛不需油。


自成都至重慶路上,特地安排經自貢遊覽一天。自貢有自流井,一向以產鹽著稱,故有外省鹽商所建的幾所會館,規模甚大。現在才知道也產天然氣。進城第一件注意到的,就是公共汽車頂上的巨大氣袋,原來是裝天然氣作為動力的。有飽滿緊繃的,亦有癟凹平軟的,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91。恐龍之鄉

華夏文明亙古延,
恐龍未見史書言;
西洋展館龐然物,
自貢挖得品種鮮
(1)

(1)自貢挖掘出大群恐龍化石,大小不一,品種繁多,為他處鮮見。

新中國的鬥爭政治和文化革命,對學術研究與文化古蹟的破壞,都曾造成極大的創傷。但是考古與地質研究卻是例外,兩者都曾有巨大成就。自貢恐龍群的發現,就是驚人的成績之一。



92。自貢彩燈

彩燈謎語鬧元宵,
鬥艷爭奇技巧高。
今日招商節慶會,
昇平夜景自流挑。


自流井除岩鹽和恐龍著名以外,還有近年興起的巨型彩燈,名聞全國。我們到訪時,並非任何節日,只能在展覽館中參觀。看到一條巨龍,乃是由中國瓷器的調羹紮成,並無一點雜物,真可稱嘆為觀止矣。館中展覽的燈,花樣繁多,有些所用的材料,都是匪夷所思。
自貢的彩燈,在國內很著名。許多地方,包括臺灣,舉辦大型節慶都請他們幫忙。筆者在青島參觀啤酒節,就看到爭奇鬥勝的巨型彩燈,全部來自自流井。



93。山城重慶

抗日戰爭大後方,
知識份子多流亡;
狂轟濫炸迄不倒,
勝利復員始還鄉。


重慶為戰時首都,機關學校林立,各方人才雲集。雖經日機狂炸,依然挺立,直至勝利。


94。重慶大學

抗日西遷避損傷,
校園部份借中央;
名家齊聚沙坪壩,
重大因緣校譽彰。


1985年訪問重慶大學,江澤佳校長舉行儀式,授予顧問教授聘書。除物理系學術報告並與教師討論研究專題外,還為數百學生聽眾介紹美國大學生活,不想反應甚為熱烈。江校長於晚宴時,以天府可樂招待孩子們,受到熱烈歡迎。他們在國內三個月,飲料確實相當困難,因為茶太燙,而自來水又不能喝也。天府可樂,風味甚佳,一度曾打入美國市場,但還是沒法維持,想必是可口可樂進了中國之故。重大校園在沙坪壩北緣,臨江山頂上,俯視嘉陵江及北岸,風景絕美。而學校賓館建於最高點松林之中,涼風習習,環境幽靜。部份校園,於抗日戰爭期中,借予中央大學。再加上附近的藝專、南開中學等,成為戰時沙坪壩學生集中區。


95。重慶沙坪壩

侵華鬼子起烽煙,
政府機關內地遷;
多少戰時悲壯事,
沙坪壩上出詩篇。


沙坪壩,名聲響亮。尤其是五十年代,台北的青年學生,滿口四川話,常提沙坪壩。也曾在小說故事中,讀過不少抗戰期中沙坪壩上發生的悲歡離合故事。筆者雖至1985年才有機會入川,卻也曾在台北學得幾句四川話,練會吃辣椒。
1992年再訪重大,因校園賓館沒空房,被放在沙坪壩賓館。有機會於晚餐後逛街散步,參觀地下商場,也才發現南開中學就在斜對面。



96。北碚溫泉

入川首要訪峨嵋,
今日有緣到北碚;
溽暑溫泉沐浴後,
征塵滌盡賦回歸。



97。朝天門

兩江流匯朝天門,
坡陡城高苦旅人;
老弱婦孺難上路,
肩挑背負行裝沉。


過去從書刊中,讀到不少戰時重慶的故事。因而重慶的許多地方,雖未見面,卻已聞名。朝天門碼頭就是其一,好像很熟悉,第一次看到時卻遠非想像的樣子。原來市街在山頂,碼頭在山底,和我見過的所有港口碼頭都不同。

西川行

77。青羊宮

老子辭別關尹喜,
相約千日青羊肆(1)
開科取士考生屠,
筆墨成丘天地泣(2)


(1)寰宇記:老子與關尹喜別,約曰,千日後尋我於成都青羊肆。
(2)明史流賊傳:張獻忠以開科取士為名,集士子而盡殺之,筆墨成丘塚,即此處。青羊宮,在成都市區西南隅,明初蜀王重建,內有老子騎牛像。1996年應王順金教授之邀請,到成都再訪西南交通大學。劉鴻綱校長邀至電子科技大學作學術報告,訪問兩天。並派員陪同遊覽青羊宮,成都最大之道觀也。



78。臥龍抱熊貓

探訪熊貓到臥龍,
專家保育建新功;
天真憨態惹人愛,
入室相擁懷抱中。


珍稀動物熊貓,受國家保護。為研究繁殖保育,在原產區臥龍山溝中建有熊貓研究所。19 96年應王順金教授之邀,到成都再訪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省物理學會林理彬理事長在報告後,特為安排赴臥龍參觀熊貓研究所。


79。成都嚐江團

細嫩似羊脂,
晶瑩若玉石;
盤中稀有物,
不禁引深思。


江團,類似河豚。肉白而細嫩,味鮮美,據云產於大渡河。因現存為數不多,屬保護動物之例,政府限制捕捉,故市面並無供應。大概高級餐廳偶而可得分配,所以能否嚐到,要憑運氣。筆者因筆者因為多次訪問成都,故曾有數次碰上江團上席。個人私下以為江團既然為數不多,酒席也不是非它不可,似應完全禁捕。俟其繁殖至一定數量,再行開禁。


80。毛肚火鍋

一盤毛肚一盤菜,
半碗玉米半碗莞
(1)
滿腹佳餚一口酒,
一頭大汗滿心歡。


(1)音灣,豌豆也。

四川毛肚火鍋以麻辣著稱,但其特點在毛肚。毛肚出自青藏高原的毛(應為牛字旁,但中文之星無此字)牛,表面黑色而其中如白玉,味鮮而質脆,嚼之有聲,絕非一般牛肚可比。一頓毛肚火鍋下肚,少有不滿頭大汗而大呼過癮者。


81。九龍溝

蓉城附近探山溝,
峽谷急流景色幽;
絕壁通行憑棧道,
雲深霧重半途休。


四川人稱山谷為溝,九龍溝離成都約五十公里。溝深山陡,溪水清澈,極適合週末尋幽探勝,登山健身。削壁上建有棧道,下臨急流,風景優美而幽靜無人。1990年仲夏,由川大范安輔副教授陪同於週日前往遊覽,惜因天氣陰沉,恐有暴雨而發山洪,乃提前而返。


82。銀廠溝

山陡谷深銀廠溝,
清幽消暑暢舒遊;
抬頭但見天一線,
俯首卻聞水湧流。
溽熱城中方盛夏,
陰涼峽內似新秋;
星期假日休閒去,
康樂身心好創收。


銀廠溝,在成都東北不到一百公里,因其中產銀而得名。目前銀礦已停產,僅山頂尚有少數居民,所以一路上十分幽靜。筆者於1992年訪問川大時,林理彬校長派其研究生莫尚第君陪同,星期日清晨出發,入溝後一路遊覽攀登,經兩小時有餘而達山頂,可惜不知其高度。返校時已夜色朦朧,萬家燈火矣。


84。文君當爐處

新寡偏聞司馬琴,
夜奔千古風流人;
相如欲納茂陵女,
遙寄白頭詩賦吟。


卓文君因新寡,司馬相如於對街以琴挑之而夜奔。後相如在外為官,欲納茂陵女為妾。文君作白頭賦寄之,乃止。


85。三星堆古文明

華夏文明歷史長,
挖掘甲骨在安陽;
西蜀廣漢新出土,
燦爛神州遍四方。


1999年應盧鐵城校長邀,再訪川大,仍由前校長林理彬教授接待。承其熱誠陪同,前往廣漢參觀三星堆博物館。這是三千年前的一個高度文明,展品中甚至有女用黃金首飾。但是三千年來居然無影無蹤,當時此地,既無天災,又無人禍,其消失之原因十分神秘。至今並無任何線索,成為當前考古學家的熱門研究課題。近年發掘整理,並以現代化的博物館為中心,建設了高雅庭園,很值得遊覽。

中東海灣戰爭

兩國聯軍進海灣,
窮兵瀆武逞強權;
庶民無辜遭災難,
仁義焉由導彈傳。


聯軍自稱仁義之師,為解放伊拉克人民而戰,結果是數千平民死亡,全國缺水短糧。

非典型肺炎

忽然瘟疫廣州來,
控制新聞理不該;
終致世人皆走避,
堅持穩定亦成災。

台獨促戰

和平相處兩不虧,
民進台聯戰鼓催;
雖見面前陳水扁,
皆知背後李登輝。

陳水扁夫人訪美

無能總統內宮強,
國帑濫擲為放洋;
乖謬言行缺教養,
夫人處事太張狂。

淡水農村旁晚-步林水豪教授原韻

淡水河邊青草芊,
農家處處起炊煙;
四方環顧皆春色,
仰望晚霞紅滿天。

西川行 (上)

68。西南交通大學

交大峨嵋三線來,
深山闢地校園開;
唐山地震成平地,
躲過塌房滅頂災。


1960年代,中俄交惡時,中國政府為備戰而大力推動三線建設。唐山交大奉命內遷至峨嵋山區。筆者一家於1985年首度進川。苟清泉教授介紹,訪問峨嵋交大。看到校園建於群山之中,而削平不少山頭。工程之大,令人吃驚。可以想像,遷建期中,員工學生必然經過艱苦奮鬥。這不過是一所大學,還有許多軍工大廠,甚至建於山腹之中。整個計劃其實是將沿海軍工有關的大學、研究所及工廠分散,遷建於內地深山中。所牽涉的巨大移民人數和所需經費,更非外人所能估計。由於當年未按全國經濟發展計劃佈署,至開放後,立即因交通困難、消息閉塞、經費拮据、生活不便等許多因素而無法堅持。西南交通大學終於九十年代初,在成都市區新建了永久校址。筆者個人認為高級知識份子大量移居內地山區十數年,當然對國家造成損失。但長期來看,對於當地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今後必定會產生正面影響。


69。初登峨嵋

普賢菩薩講經場,
福地仙山名遠揚;
千載白蛇修道處,
有緣金頂見佛光。


1985年,筆者一家四口訪問西南交大,由焦善慶教授接待,並陪同遊覽峨嵋山。先至報國寺參觀,再經伏虎寺到萬年寺,見青銅 鑄普賢騎象寶相。象背蓮座上端坐菩薩,象腳亦各踩四蓮座。午餐為寺中準備的山珍素席,別有風味。飯後遊覽白龍洞,相傳為白蛇修真得道之處。清音閣,雙龍溪 風景優美。峨嵋山海拔3137公尺,因金頂火災焚燬,山上住宿設施甚差,時間又不允許,只得當日下山。雖未窺全貌,但已對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嵋勝景,獲 得深刻印象。


70。普賢萬年寺

無樑殿內供普賢,
菩薩道場寺萬年;
洗象池邊猴眾戲,
佛牙貝葉信心堅。


萬年寺始建於公元四世紀,現存巍峨殿和無樑殿。無樑殿內供銅鑄普賢騎象寶相,並存有貝葉金剛經及所謂佛牙等佛門至寶。普賢菩薩端坐蓮臺,而蓮臺置於象背。白象四腳,另踩四朵蓮花。據云普賢像高達六米餘,重逾四十六噸,工程甚為浩大。


71。清音閣觀雙龍溪

兩水黑白峽谷奔,
雷轟雪捲勢驚人;
雙龍搶奪出山路,
匯為深潭在清音。


清音閣左右,有黑白二水,自深山高峽而來。上各有橋,名雙飛橋。水流湍急,奔騰而下,其勢若龍,故稱雙龍溪。閣後落差成瀑,閣前過橋至牛心石,相互沖擊,匯成深潭,蔚為奇觀,被稱為峨嵋泉峽第一勝景。


71。峨嵋金頂

雄踞西川難比高,
冷杉遭火盡焚焦;
重修金頂規模大,
但願樹根再長苗。


筆者於1987年再度應邀到西南交大時,沈大元校長舉行儀式,聘為顧問教授。物理系派研究生陪同再上峨嵋。此時已有纜車可抵山腰以上,接著步行登山。約兩小時,直達金頂。方知金頂不知何故曾失火燒燬,正在重建中。最可惜而無法重建的是山頂一片冷杉林,竟無倖免者。但見樹枝如黑炭,而無一片綠葉,不知樹根是否還能再發芽耳。因日麗天青,可以遠眺。東邊成都平原,如在盤底。西方遠處,雪山似在腳底。卻以空氣清澈而無法看到佛光,不免有憾。


72。樂山凌雲大佛

彌勒寶相坐凌雲,
庇佑舟船水上人;
洶湧匯流多災害,
鑿佛坐鎮避波臣。


四川樂山大佛,坐於凌雲山沿江削壁,高與山齊,近71公尺。鑿於唐代,費時幾近百年。凌雲山位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河三江匯合點上,相傳汛期岷江流急,合流處經常沖翻船隻。大佛鑿成後,因其內凹而使急流緩衝,遂得行舟安全。千餘年來,保全了無數人命。1985年,由西安交大焦善慶教授陪同,自峨嵋返回成都。中途經樂山時,棄車搭船,在大渡河中欣賞大佛全貌。然後上岸,巡禮一週,循佛像左右棧道上山,遊覽佛寺,再下山至腳底。棧道開鑿,別具匠心。沿途摩崖石刻,歷代詩文書畫,種類繁多。孩子們攀登佛像,躺於腳指甲上,興奮莫名。及車抵四川大型,已萬家燈火矣。


73。青城尋幽

青城天下幽,
盛夏若初秋;
迎面天師洞,
深山宜靜修。


青城山在灌縣西郊,為天下第五洞天,乃我國道教發祥地。道觀甚多,以天師洞即常道觀為最大,觀前弧形石階,氣勢雄偉,乃上山必經之處。天師洞後山,有棧道深入,風景優美。山中林木茂密,綠蔭蔽天,以幽靜清雅著稱。


74。望江樓

錦江北岸望江樓,
觀景憑欄美景收;
昔日遠行餞別處,
今朝消暑遊客稠。


四川大學大門外就是錦江。出校門右轉,步行約五分鐘,便是望江樓公園大門。筆者自1985年起,常到川大訪問。所以對望江樓公園也算比較熟悉。


75。女詩人薛濤

幼年失怙泯風光,
酬應詩詞聲譽揚;
創製紅箋當世重,
士林贈號校書郎。


薛濤(770-832)字洪度,中唐時代女詩人。幼年隨父宦遊成都。父卒,寡母無力還鄉。十六歲時,奉藩鎮召往侍酒,從而淪落樂籍。二十歲以詩名脫籍,隱居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晚年在城內西北隅碧雞坊,建吟詩樓居住,其詩詞為後世所重。


76。薛濤井

深入竹林古井邊,
薛濤取水製詩箋;
浣花溪畔隱居地,
校書造紙在門前。


薛濤,中唐時代女詩人。創製深紅小箋,稱薛濤箋。望江樓公園有薛濤井,並立其塑像於井旁。紀念其取井水製詩箋。據考證,(張蓬舟編薛濤詩箋後記,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其實薛濤生前並未居住於東郊錦江邊望江樓,而元朝以前並無自薛濤井取水製箋之說。薛濤井乃明人附會,井旁吟詩樓則係清代中葉所建,與薛濤無關。薛濤箋應當是從浣花溪取水所製。

66。涿縣攝影城

影視古裝戲劇興,
唐宮故事最風行;
北京但見明清景,
特建涿州攝影城。


河北涿縣自八十年代開始仿建唐城,逐年擴充,甚具規模。至九十年代,加建漢城,兼及秦代街景,頗值得一遊。

西湖十首

一.樓外樓

名聞四海樓外樓,
拿手燒魚用醋溜;
走遍西湖不此試,
遊人枉自到杭州。



二。西湖假期

車馬成群遊客擁,
青年男女意相鍾;
風輕雲淡精神爽,
水秀山明仙境中。



三。蘇堤春曉

拂曉西湖霧氣重,
朦矓水上似長龍;
桃紅柳綠艷陽下,
鳥語花香春意濃。



四。平湖秋月

亭榭平湖視野寬,
左邊城市右青山;
皇家畫舫遊人載,
邀月品茗似散仙。



五。柳浪聞鶯

風吹楊柳綠波翻,
林下遊人笑語喧;
燕語鶯聲樹叢裏,
扁舟搖蕩水煙間。



六。曲院風荷

名列西湖十景中,
蓮花映日特別紅;
捧珠荷葉迎風舞,
水底支撐嫩藕功。



七。花港觀魚

成池斷汊在湖濱,
日見觀魚投餌人;
戲水飽食多享受,
從今不再跳龍門。



八。雷峰夕照

高高寶塔立山巔,
燦燦晚霞紅滿天;
脈脈飄拂堤上柳,
亭亭玉立水中蓮。



九。斷橋殘雪

白堤中斷斷橋聯,
裏外西湖在兩邊;
遊客寒冬踏雪至,
宛如天外眾神仙。



十。三潭印月

湖中布置好庭園,
水榭花壇具大觀;
瓊島三潭映明月,
心裁別樣傲人寰。



以上紀遊詩寄奉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淀佐院士,王兄讀後,贈其舊作一首曰:

輕雲脈脈柳絲絲,
杏雨桃飛二月時;
筆底江南無限美,
今人傑作宋唐詩。

並謂“此乃實感,絕非泛泛溢美之句也。” 2002年十二月五日。確實愧不敢當。

壬午重陽

金風送爽已重陽,
樹葉添紅秋意涼;
九九登高何處去,
頂樓權代小山岡。

《七絕》壬午中秋: 林多樑教授

留居異國憶前情, 月到中秋分外明;
仰望冰輪懸似鏡, 映出歡樂舊門庭。

步雅內兄原韻

氣爽天高進仲秋,
心愉情悅健康留;
五洲同好聯詩網,
不負唱和聲韻稠。

《七絕》持慶兄榮歸故國入研究院 : 林多樑教授

膺選研讀進暨南, 詩人渡海故鄉還;
羊城行見聚騷客, 再續南洋敲夢緣。

2003/08/13

賀徐持慶兄受邀入暨南大學研究


電郵萬里好音傳,
詞長榮遷研究員;
海內詩壇添祭酒,
羊城敲夢動中原.
2003/02/18


奉和持慶兄盼能堅持三年

年方花甲正金秋,
玉面朱顏不強留;
但望寒窗能苦忍,
修成學位掌聲稠。

《七絕》奉和持慶兄盼能堅持三年: 林多樑教授

年方花甲正金秋, 玉面朱顏不強留;
但望寒窗能苦忍, 修成學位掌聲稠。

退休(2002 年 8 月)

其一
年逾七秩不稀奇(1)
物理鑽研無盡期
(2)
兒女成家門戶立
(3)
悠遊林下弄詩詞
(4)

註:
(1)俗云人生七十古來稀,但如今年逾七十並不稀奇,所以也不一定需要退休。
(2)作物理研究,既不見有終結之日,又難期有大成之時,頗有雞肋之味,是以當機立斷,決定退休。
(3)再加兒女各有所成,心中已無牽掛。
(4)本來擔心退休後無事可作,經許翼雲兄鼓勵,并有高亦涵兄及南洋詩友徐持慶、譚雅內、李庭輝諸兄指點協助,興緻日高,完全可以消磨時間,再無後顧之憂矣,不退更待何時?



其二

年逾七秩不稀奇,
玩水遊山尚未遲;
行旅紅塵花遍地,
難敵家裏有賢妻。



其三

年逾七秩不稀奇,
野鶴閒雲比翼飛;
四海遨遊神仙侶,
在家依舊連理枝。



其四

平時治學昧人情,
返國旅行長體能(1)
埋首書堆時序易,
抬頭友好已傳承(2)
日出健操練前院(3)
月上方城戰後廳(4)
無事居家尋字句(5)
客來相對共品茗。


註:
(1)二十多年來,幾乎每年應邀返國,作巡迴講學。十餘城市每處停留三、五日,很少有超過一週者。而且經常爬山,對增長體能,甚有好處,以致不知老之已至。
(2)忽然發現不僅同學朋友均已退休,就是國內比我年輕的同仁,也紛紛退休。頓感世代傳承,勢在必行。趁此體能尚佳,趕快退休,還可遊覽勝景,享受人生。
(3)清晨門外練健身操,有益健康,人人皆知。但不易行之有恆,是知易行難也。
(4)友人中喜作方城之戰者眾,然筆者始終未能上桌,再次印證知易行難耳。這兩句描述理想的退休生活,可惜筆者尚難做到。
(5)期待將來能夠放開一切,祇需在家讀書尋句,外出遊覽訪友。不過目前仍有許多俗務須要料理,還不能如此逍遙耳。


自從1958年來美,1961年開始工作,迄今已逾四十年。2002年夏,決心於八月退休。不過今後數年間,尚難完全脫離物理研究,因為還有兩位博士生沒畢業也。然而不再受上課及開會等時間限制,可自由行動矣,不亦樂乎?

端陽節弔屈子

神交詩友南洋
倡議詩吟端陽
每年龍舟競渡
紀念屈子沉江
當政堅持合縱(1)
聯齊為抗秦強
抱恨鄭袖靳尚(2)
進讒懷王頃襄(3)
流放異域氣短
心困故土情長
國破自投汨羅
身後千古名揚


注:
(1)屈原主張內修政治,外聯六國,合縱聯齊抗秦。
(2)鄭袖即懷王寵妃。而靳尚為上官大夫,最忌屈原。兩人均為秦國收買,讒言離間懷王及其子頃襄王對屈原之信任。
(3)楚懷王本來重用屈原,後因寵妃權臣為秦國收買而疏離,將其貶為三閭大夫。及其長子熊橫接位為頃襄王,即流放屈原。

奉和雅內兄

書齋瞑目故鄉遊,
喜見高堂伏地投;
親子團圓尋夢至,
耳聞更鼓嚮譙樓。


五十餘年來,中秋從未與父母團圓,唯有求諸夢中矣。

回憶少年生活*

(一)
拋開論語看西遊,
兄弟友朋意氣投;
男女少年天性異,
因聞姊妹論紅樓。


註: 回憶初中一、二年級,暑期奉命從師讀四書。課餘則各尋所好,沉迷於西遊、水滸及三國,而女生則醉心於紅樓,亦天性使然也。


(二)

幼年隨母市街遊,
每到中秋月餅投;
旁晚閤家前院聚,
藝人詞唱粉粧樓。


註: 瑞安有藝人,將小說故事編為唱詞,以竹板說書形式表演。先母對唱詞興趣甚高,常請藝人來演唱,並歡迎鄰居同樂。粉粧樓是一部民間流行的舊小說,講的是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

無題

河畔中秋賞月遊,
輕聲細語兩情投;
山盟海誓期長遠,
黃鶴杳如但見樓。

2002/09/22

今日清華

64。今日清華園

荷塘月色顯詩情,
水木清華見地靈;
新廈舊園能互輔,
人文科技總相成。

筆者於1978年應劉達校長邀請,到清華大學為臨時編組的研究班講半導體中的激子理論,全家在清華園內中一樓居住三個月。當時正在撥亂反正,重整校園,曾建議治理校河汙染並在校園種草覆蓋黃土等。劉校長亦時常以建設計劃徵詢,如是否應修復清華學堂、重建二校門,以及如何建新圖書館等。筆者向他建議的最高原則就是(1)不破壞老清華園原有建築,(2)盡可能以恢復舊觀為基礎,(3)在老校園範圍內擴建或增建,以保持和諧為主。可惜當時有許多人都認為高樓代表現代化,終於在南院宿舍區蓋了一座高樓,很煞風景。但1991年完工的擴建圖書館,卻完全不著痕跡,而內部現代化設施齊全,的確是高手作品,得的設計獎是真正的實至名歸,完全應該的。最值得慶幸的,就是沒有拆掉清華學堂建高樓。不過沒有拆掉清華學堂建大樓,總算萬幸。清華大學經歷的變化,由下面十首記述其大概情形。


65。清華大學滄桑
一.建校背景(1909招第一屆留美學童,1911建校)

縱容愚眛義和團,
導致聯軍犯玉鑾;
停戰條約皆恥辱,
求和賠款保皇權。
退銀庚子基金立,
留美少年才俊還;
創校京師尋地址,
前朝王府清華園。




二.學術重鎮(1927改為國立大學)

名師集聚清華園,
學術水平自不凡;
社會中堅多校友,
不虧建校近百年。


三.長沙臨時大學(1937)

八年抗日起蘆溝,
烽火頓時延九州;
岳麓山邊學業繼,
儲才建國聯大籌。



四.西南聯大(1938)

清華北大與南開,
聯校昆明育俊才;
地北天南幹材選,
奇花異果自然來。



五.院系調整(1952)

初期建國看蘇聯,
拆散大學院系編;
學術累積全不顧,
清華校史立新篇。



六.新竹清華 (1956招第一屆原子科學研究生)

清華建校在臺灣,
原子科學研究班;
發展堅持高水準,
幼苗成樹盛名傳。



七.文化革命(1966)

青年熱血滿胸懷,
豈料文革風暴來;
爭鬥棄學革命鬧,
清華竟作司令台。



八.撥亂反正(1976)

忽然打倒四人幫,
幹部走資再上場;
提倡國家現代化,
清華任務不尋常。



九.重建全科大學(1985)

工科院校傲同儕,
對外交流眼界開;
現代支援需要廣,
醫商文理待安排。



十.奔向一流(2000)

兩岸清華學術強,
全民期待更發揚;
欲達世界一流境,
研究創新載史章。


筆者於1956年在台北考入國立清華大學研究院,成為臺灣第一班碩士研究生。在校僅兩年即來美進修。為時雖短,卻深受影響。梅貽琦校長辦學,步步為營。建校之初,全校師生員工不到五十人,而大家相處很親近。清華眾多校友,皆為台灣社會中上層骨幹人物。他們對母校的愛護,對校長的尊敬,無形中表現了清華精神。再加以清華校友通訊的聯繫,使我個人時以清華為念,於1965年即返新竹母校,為暑期研討會講學。1978年到北京清華大學講學,在清華園住了三個月,吾妻為清華圖書館做些顧問性工作,孩子們也在附小和幼兒園上學。接著二十餘年,幾乎每年均應邀返國講學。每到北京及台北,必訪清華,心理上覺得個人和清華的關係十分接近。謹以上列八首,簡述清華大學在歷史各個階段的大致情況。


附錄:南洋徐持慶兄讀後特贈一詩曰

兩年受業百般情,
校舍師容日夕縈;
細寫清華抒妙筆,
瑤章十首獲佳評。

1973年北京之旅組詩

60。1973年初進北京

乒乓撞擊國門開(1)
遊子探親訪舊來(2)
欲問京城特色物(3)
街頭巷尾語錄牌(4)


註:
(1)1971年在漢城乒乓比賽時,中國隊邀請美國隊訪問,導至Nixon總統訪華,打開了中國對西方訪客的大門。
(2)經過二十五年隔離,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有許多內戰期間或更早出國的人,都想趁此機會回國探親。筆者只是其中之一,不過行動較快而已。
(3)在京一位親戚,有一次一同出遊時,問我北京有甚麼具特色的東西,美國沒有的。她的本意是要送我一些特產品,不想我脫口而出“語錄牌”,引起一場嘻笑。
(4)語錄牌,確實是中國特有,而京城特多。它是鋼筋水泥或磚砌的永久性標語牌,樹立於幾乎每一重要街道的拐角處。在大紅底子上,以白色大字漆毛澤東語錄。我覺得居然遍地都是標語牌,有點不可思議。親友指出如果我看到紅海洋時期的北京,這就不算甚麼了。



61。聯繫親人

當年戰亂遍神州,
離散家庭使人愁,
內外隔絕音訊斷,
至親重聚功德修。


新中國建立後,政治運動不斷,人民不敢與海外親人聯繫。時日既久,音訊隔絕,終至失去聯絡。筆者為少數早期回國人士之一,許多地方均有人拜託尋找親人。不過人海茫茫,談何容易。記憶所及,至少成功幫助了三家,直接或間接,皆學術界友人,亦緣也。兩家為父子團圓,一家為兄弟重逢,個人為此內心十分喜悅。


62。1973年逛書店

平生獨喜逛書坊,
偏遇神州不正常
(1)
架上虛空無冊籍,
滿街語錄與胸章
(2)

註:
(1)文化革命期間,大陸社會很不正常。生產停滯,市面蕭條。書店除了複製的人像照片,基本上沒有別的印刷品。
(2)像章,上有毛澤東像的徽章,一般用來別於衣襟。


文化革命期間,中國大陸一個普遍現象,而少見國外報導的,就是書店。如所週知,全國各地大小城市都有新華書店。其他專業書店如外文書店,則只有大城像北京、上海等地才有。此外,也有一些小型書店在大學校園及高級賓館中。前者以學術為主,後者則偏重旅遊方面。
筆者1973年探親之行,一路自南至北,到過十座大小不同的城市。雖然都在東部,估計也能代表全國情況。各地書店的共同點就是空。部份書架可見馬、恩,列、史、毛著作,但大部僅有馬、恩,列、史、毛像。偶然亦有朱德、周恩來像。此外能見的,就是革命歌曲和樣板戲錄音帶及唱片,還有毛語錄及像章。更為可怕的,乃是聽說將民間抄家所得之書籍,直接送紙廠作造紙原料。



63。1973私訪清華大學

未經聯繫訪清華(1)
寂靜無人感肅殺(2)
學舍空窗顯破敗(3)
疑雲滿腹待追查(4)


註:
(1)當時在國內,外籍訪客要進任何單位的大門,都需要事先聯繫。清華大學乃文革司令台,接待外人,非同小可。舍親認為既然我只不過想看看校園,他們可以和我一道走進去,不必先聯繫。他們夫婦都是五十年代初畢業於清華,對校園當然很熟悉。果然,由他們二位夾住我,大搖大擺進了清華南門。
(2)當時尚在文革期中,我們在校園逛了一圈,當然沒敢進入任一建築。首先,全校除了門衛,竟沒見到有人。看到了老校園草坪周圍的建築物,以及水木清華兩邊的對聯與荷塘。據說前幾年剷掉草地種糧食,成積不怎麼樣,又恢復草坪。沒看見上有那同所書清華園的老校門,但卻有一座極大的蘇聯式主樓。
(3)學舍,專指清華園最老的建築“清華學堂”。其時窗戶全被打破,只見空洞,破門上還掛著鎖,很明顯整座建築祇剩一空殼。
(4)當時由於文化革命,國內人民與外籍人談話,均有顧忌。既未有人對我仔細說明,我也未敢追問。後來我才知道,親友和我相處,每天都要會報的。我的疑團到1978年應邀正式訪問,在清華園住了三個月,才逐步弄清楚的。

55。瀋陽北陵(昭陵)

馳騁白山黑水間,*
稱雄關外伺中原;
整軍修政根基穩,*
統治神州三百年。


註:
(1)白山黑水,長白山與黑龍江也,泛指東北。
(2)根據歷史記載,滿清入關前,政治清明。與明末朝廷之腐化相較,實不可同日而語。


1981年筆者在北京友誼賓館時,忽一天清華老同學蔡劍深兄來訪,邀我去遼寧大學講學。蔡兄於1962-3年間,自美國消失無蹤。至此方知其到了大陸,改名陳水,任教於遼寧大學。這次專程來京邀請,當然一口答應。不過1982年已接受了北京工業大學的邀請,乃於1984年到瀋陽。這是筆者第一次到東北,十分好奇,因為東北可以看到或感到滿清王朝、張家父子、蘇俄及日本影響的蹤跡。個人認為瀋陽除清故宮外,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北陵。它是滿清入關前,開國之君皇太極的陵墓。建築型制迴異於中原,但明顯受明制影響。應當是康熙年間所建,因所用明黃琉璃瓦和琉璃綠磚牆,皆北京故宮摸式也。

56。千山蓮花峰

蓮花五朵鎮遼東*,
攀頂登高興緻濃;
山下就餐清水麵,
陪同不料腹中空*。


註:
(1)千山五朵蓮花,為遼東半島著名的遊覽勝地。其實是五座山峰,峰並不高,但風景甚為優美。1984年到瀋陽,在遼寧大學講學。因為瀋陽周圍看不見山,物理系幾位同事選了一個星期六,陪我前往鞍山附近,遊覽千山蓮花峰。
(2)在大陸,陪同是一個名詞。專指陪同客人旅行,代為安排一切需要的人。這次出遊,有一件很尷尬的事。當時完全沒有注意,好久之後才想到,至今耿耿於心,覺得十分抱歉。筆者因為沒用早餐,爬了五朵蓮花下山,已過十一時。饑腸麓麓,建議吃碗麵去,并買了幾瓶啤酒請客。誰知大家不但沒有人張羅叫菜,而且面面相覷,好一陣子才勉強喝了幾口。由於當時國內開放不久,東北自然要比北京保守許多。在遼寧大學,我還是第一位美藉教授,作較長停留。我只覺得很不正常,卻認為他們有所顧忌,不便追問。一碗陽春麵下肚,匆匆付帳上路。此事一直挂在心上,幾年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學校和物理系除了派車,並未給他們招待午餐的費用,很後悔當時沒請大家吃碗麵。二十多年來,筆者多次應邀訪問國內各單位,從未經歷如此場面,所以也值得一記。

57。雁蕩靈峰-合掌峰

奇峰拔地插天空,
廟在合十兩手中;
掌內高空佛像佈,
誰知破壞用槍轟。


樂清雁蕩山,浙東旅遊勝地也。入山第一景,就是合掌峰,高達數百公尺,拔地而起。遠望酷似雙掌合十,中留細縫。接近峰底時,方知此縫甚寬,掌內空間高度依然有二百米之譜,真是奇景天成。在掌中建有觀音堂,高達九層。並在堂周圍岩石彫刻佛像,甚至在幾十米高空,也有許多小佛像,立於雲端。本來是人間福地,多少年來,為遊客敬仰,信徒膜拜。不意未能避免文化革命的大規模澈底破壞,廟宇神櫳,當然一掃而空。可惜所有佛像均破壞淨盡,高空彫像,則用鎗轟,竟無一倖存。時至今日,廟宇神櫳,都已復建。只是周圍,特別是高空彫像,卻難復原狀矣。
1984年應清華老同學蔡劍深兄邀,到瀋陽遼寧大學講學。出境返美前回家探親,與母親和大妹同遊雁蕩。當時溫州開放不久,外來遊客稀少,景區設施落後。根本沒有帶廁所的套間。不過導遊是由中國旅行社所派,他對景區相當了解。不但常以傳說故事穿插於講解之中,也告訴我們文革中如何遭破壞,聽來甚感興趣。1988年第二次再去,已有新建之賓館。高空走鋼索表演也恢復了。另外也整修了入山公路,可到大龍秋附近。1992年我夫婦同往,係溫州大學接待。不但現代化賓館不少,而且景區建設也大為進步,甚之還有電梯直上,再接山腰棧道者,因雁蕩主要景區,如合掌峰 ﹐ 石柱峰等幾乎垂直拔地而起也。

58。雁蕩夫妻岩(月夜合掌峰)

雁蕩奇觀合掌峰,
夫妻月夜兩相擁;
青天白日觀音捧,
天黑菩薩坐懷中。


雁蕩山風景之獨特處,在於日夜迴異。特別是月夜,山峰形狀各異,經過多少年來人們的想像,都有專名,很值得仔細欣賞。奇景合掌峰,又稱夫妻岩。白天看似雙掌合十,天黑之後,卻像極夫妻相擁。

59。故鄉瑞安1973年觀感

遊子歸家舊跡尋*,
水鄉風味已無存*;
遮蔭榕樹失蹤影*,
簡陋民房住一群*。


註:
(1)初次回家,兩位弟弟為喚回我的記憶,用了大約三小時,陪我在城關步行一大圈。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城內縱橫的河流全被填平,而許多石造橋樑,也都不見了。
(2)筆者估計,因為治理浙江的各級南下幹部,絕大多數為魯西人,他們自然不習慣江南水鄉的生活情調。可惜在填河之前,沒有先計劃排水。不但未埋管道,連陰溝都沒有。
(3)往年有幾株古榕,枝葉茂盛,華蓋張開,面積可達數十平方公尺。個人記得第三巷敢心橋邊及湖濱公園兩處,前者為附近居民溽暑乘涼之寶地,後者則更為全城許多人遊覽消暑之處。回憶中學暑假,常與同學在公園樹蔭下高談闊論。如今前者已無影蹤,幸而後者依然蔥蘢,祇不過樹下居然無人享受,當時頗為不解。後來想到文革期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張,應為主要原因。
(4)當年大陸人民居住之擁擠,世界聞名。瑞安較之大都市,如北京、上海要好很多,但比起一般水平,人均面積仍然很小。自八十年代商業興起,市面繁榮。至九十年代,人民居住情況大大改善。如今城市居民,不但人均面積大為增加,而且建築與裝修,已可謂奢侈矣。

51。中山大學

中山創校冀薪傳*,
遷入嶺南康樂園*;
再獲大師來任教*,
華南首學競中原*。


註:
(1)孫中山創辦大學,其目的為培養軍事以外之治國、建國人才,以實現其理想。
(2)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中山即和嶺南大學合併,遷入嶺南原校舍康樂園。現址位於廣州城南,珠江西岸,佔地甚大而規劃有序。
(3)當時嶺南大學聘有許多深負盛名的學術泰斗,如陳寅恪、姜立夫、謝志光、陳序經等,都是文、理、醫及經濟等科的頂尖人物。中山大學接收了嶺南,也就成了華南水準最高的學府。可惜人事滄桑,雖仍為華南首學,已難保往日風光。
(4)五十年前,雖然名師不少,但歷經政治運動,未能培養傳承。人事滄桑,學術名家早已煙消雲散。如能再聘得大師聚集,當可與全國頂尖名校爭鋒也。


筆者雖然多次進出大陸,都經過廣州,常去廣州師範學院(現與其他幾所合併,成立廣州大學),卻很少訪問中山大學。1985年在出境前,曾以半天時間去該校活動中心懷士堂座談。直到1992年,才去訪問四天,由張進修副校長接待,住原嶺南大學校長官舍改裝的賓館。位於校園中心,環境優美。此後每次都安排在入境或出境時,到中大住幾天,由史隆培教授接待。

52。九寨溝珍珠灘

溪流至此進石灘,
恰似珍珠滿玉盤;
直落邊緣如匹練,
造成九寨景中冠。


珍珠灘為別處少見之九寨溝奇景。水源不過一普通溪流,寬約兩三米,並無特別之處。但在直落成瀑前,流經面積甚大之平台。所謂平台,乃一直立巨岩之橘黃色平頂,印象中面積大約300~400平方米。因流量不大,水流全面平舖而成淺灘。岩面似和田黃玉,既不平滑,乃見水花處處,珍珠滿玉盤。瀑布下垂時,寬度已達十餘米。筆者於1989年往遊時,尚可租得套鞋,灘上戲水。近年遊客大增,如仍允許上灘,恐極易破壞景觀,想必已採取必要措施,至少限制上灘了。

53。成都至九寨溝公路1989年情景

驅車九寨依岷江,
沿線禿山列兩旁;
深谷濁流漂巨木,
山腰公路屢塌方。


成都至九寨溝公路,沿岷江北上。岷江乃一深谷河流,兩旁均為高山。公路建於山腰,本屬正常。不幸山坡絕大部份均為坭土與碎石而甚少大塊岩石。一路上時見土石流痕跡而不見樹木。所以岷江中游以上,水色混濁不清。最不可思議的是大量巨木在江中漂流,想必是大型林場沿江大規模砍伐,利用江水運至下游、離都江堰不遠處集散。筆者因為不作日記,地名已不能記憶。至少在當時,岷江兩岸全是禿山,一點綠意都沒有。汽車從集散地上行數小時,江中漂木不斷。一週後返回成都途中,為一車隊長龍所阻。停車查詢,方知前面塌方,有熱心司機尋路到江邊,抬巨木架橋。我們車小,沿公路內側越過長龍先行。至路斷處,見臨時所架原木,並不穩固。司機膽大,要我們下車等,他一人開車過去。我們眼見車子右後輪尚未全過,而一根巨木已滑下去了。總算萬幸,車子因慣性,前行過去而未肇慘禍,可是司機卻出了一身冷汗。其他司機,既慶幸沒有搶路,又得重新設法搭橋。此乃1989年六月事也,時至今日,路況必定已有所改善。但要從基本上把這條公路的安全程度提高,必須大面積種草植樹才可。修建九寨機場,不過是避開問題而已。
近年國內建設,進步快速,人民消費水平亦提高不少。九寨溝旅客人數增加甚快,而公路車禍仍然時有報導。筆者不才,以為一面加緊在路面與江面間之斜坡植樹種草,一面加寬路面成四線,不失為較有效之措施。路面以上之山坡植樹,也許存活比較難,但並非不可能,因為當地的雨量還是相當充沛的。至少應該可以大量種草。九十年代中,政府明令封山,禁止伐林。可惜為時過晚,許多地方已無可伐之林了。據說曾有長征紅軍,近年到松潘旅遊時,十分吃驚。原來在他的記憶中,當年一路漫山遍野,全是深山老林也。但不知今日金沙江和瀾滄江上游,是否還在繼續砍伐耳。

54。石鐘拜祠堂

參拜祠堂世代延,
相隔幾近四十年;
三房奉父連袂至,
一柱清香祭祖先。


1982年暑期,應樊恭庥校長邀請,在北京工業大學講學,吾兒世康同行。事畢,回瑞安探望父母。決定祖孫三代專程赴石鐘,參拜祠堂。因車位限制,由我父子為大房,松海弟為三房和世強侄以長孫代表二房,陪同父親共五人前往。
石鐘原屬青田,今屬文成。筆者依稀記得,抗戰前五、六歲時,曾隨父母去祭祠堂,相隔已近四十年矣。當年交通困難,搭小木艇(俗稱大嶨艇),趁漲潮順飛雲江上行,當日至高樓過夜。從此江中一路淺灘,已無潮水影響。船夫必須入水,以人力拖牽,逆流而上。到嶨口,再過一夜。換乘竹排(即現在漓江、楠溪江常見,用以吸引遊客漂流的竹排,當年卻是正經的交通工具),逆水撐至大嶨,又過一夜。然後乘小轎需四小時爬山,才能抵達石鐘。
這次由溫州僑辦安排,上午七時從家中出發,不需兩小時抵大嶨(今文成縣治)。稍作停留,會同文成縣接待人員,直奔石鐘祠堂。不料祠堂前院,天井中及戲台上滿是人群,看樣子全村大多數人都來看熱鬧了。可惜祠堂只是一座空建築,其中只有一張供桌。居然能平安通過十年文革期而未被砸掉,也就不錯了。我們也只準備了簡單香燭,沒甚可觀。不過世康出生於美國,五歲第一次到故鄉參見祖父母。這次他九歲,祖孫三代五人,專程來拜祠堂,也可說是一次中華文化教育。從祠堂出來,至祖墳掃墓後,到百丈漈發電廠參觀。文成縣府以豐盛午餐招待,餐後再遊覽百丈漈瀑布原址,及南田劉伯溫祠,下午返抵家門,約七時許,正好晚餐。一天之內,做了從前必須半個月才能做完的事,可見新中國的公路建設,雖然不夠現代化,卻已比建國前有很大的進步了。

47。西湖岳王廟

精忠報國竟無功*,
還我河山亦落空*;
廟享千秋棲嶺下*,
人間仍唱滿江紅*。

註:
(1)相傳岳母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可嘆奸臣當道,帝王耽於享樂,不求復國,終以莫須有在風波亭遇害。
(2)“還我河山”乃岳飛親筆所書,以勵將士。
(3)岳王廟建於西湖邊棲霞嶺山麓。
(4)滿江紅,詞牌名。岳飛所填滿江紅詞,譜成歌曲。八百年來,曲調或許有改,原詞未變而始終流行不衰。


岳王廟,文革中破壞嚴重。筆者於修復後重新開放不久,即往參觀。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大門外牆腳嵌有石碑。碑文已不能記憶,大意為文革遭破壞後,重修所需經費若干。筆者認為全國文物重修完工,都應立碑以警後世。廟中新塑岳飛坐像,完全是現代手法。當時僅他一人獨坐,不知現在是否多加了幾位。

48。包孝肅公祠

芒寒色正滿朝服,
斷案嚴明並世無;
今日人間冤枉眾,
誰知何處找龍圖?


包拯謚孝肅,為北宋廬州合肥人氏。合肥城南建有包孝肅祠,包公墓即在其附近。祠前有水,名包河,為護城河之一段。近十餘年來,合肥政府沿河闢地,種植花木,著力建設環城公園。而包河水面廣闊,中有小島,再以長堤、小橋聯接,形成景色優美的公園。
筆者因常到中國科技大學訪問,曾不止一次來此參觀,眼見包河公園逐步成形。至1992年六月一個星期六,汪克林教授在市區以盛宴款待。餐後陪同散步,遊覽街景,直至包河公園。我二人在包祠前,河邊柳蔭下,石凳石桌,閑坐品茶。多少年來,從未有如此悠閒過。不說當時面對美景、品茶閒聊、涼風習習、暑意全消。就是今日回想,仍覺心曠神怡,飄飄欲仙。

49。纜車上黃山

騰雲駕霧似飛仙,
恍若神舟上昊天;
足下峰巒如浪退,
抬頭轉眼抵山巔。


多數看過黃山美景的遊客,總想再去。我們於1985年步行登山,分兩天到達北海。1999年再上黃山,已有纜車上下。我們也曾搭過許多地方的纜車,但這一次卻有不同的感覺,因為窗外可見群峰一路如潮下退,而黃山奇峰處處,景色確實與眾不同。

50。黃埔軍校

國共聯盟軍校辦*,
東征北伐平離亂*;
統一大業敗垂成*,
海峽依然分兩岸*。


註:
(1)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正是國共合作時期。校長蔣中正當然是國民黨,但鮑羅廷其實操有人事大權。例如周恩來以廿六歲歸國學生,立即被任為中將政治部主任。
(2)僅受幾個月訓練的黃埔一期學生,即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之役。後於1927年北伐,蕩平軍閥,統一割據分治之局面,則更是以黃埔學生軍為主體。
(3)如無日人侵略,中國可能早已統一。
(4)自從1949年至今,臺灣海峽兩岸統一仍待努力。黃埔畢業生歷年來在兩岸決策部門所發揮之影響,不可忽視。


筆者在台灣,曾於1954-55年接受預備軍官訓練一年。這期間在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受入伍訓練四個月,左營海軍軍官學校受航海官訓練六個月,再回到鳳山受政治訓練一個月,終於預訓班第三期畢業,授海軍少尉官階。鳳山軍校其實就是黃浦軍校,連校歌都未改,所以勉強也可算是黃浦軍校和海軍官校的校友。
1991年訪問廣州師範學院時,陳傳譽及黃卓和兩位教授陪同參觀黃浦軍校後,再到番禺大啖海鮮。在軍校展覽室見到建校初之情況及頭幾期學生名單,才知道他們在校時間甚短。有幾期(例如第一期)甚至比我們的入伍訓練還短,就去打仗了。所以我們所受的軍事訓練,比他們毫不遜色,只是沒有實戰經驗而已。不過依照一般內行的看法,預訓班的入伍訓練雖然嚴格,上戰場卻很有問題。原因是即使在戰場聽到衝鋒的命令,這些大學生還會分析一下為甚麼要衝,因此根本無法作戰。究竟是否真的如此,只能由事實證明了。

48。宇平兄為谷張彗星發現者頒獎紀事

老友胡宇平兄建議在緱山建天文台、購望遠鏡、設郭守敬獎。十餘年後,張大慶君發現谷張慧星而獲獎,囑賦詩為紀。可惜功力不夠,無法作聯成對。


緱山千尺古來崇,*
控鶴飛升上碧穹;*
伊洛之間仙樂繞,
簫笙不辨五音聰。*
女皇駐蹕情懷賦,*
勒石親書表事功;
日換星移風景變,
昇仙道觀影無蹤。
天文台內安儀器,*
期待平民志趣同;
鼓勵青年觀星象,
工餘黑夜望長空。
十年不懈終成就,
發現雙魚星座中;*
設獎借名郭守敬,*
張君大慶獲殊榮。

註:
(1)緱山在河南偃師,原有昇仙觀,毀於戰火。
(2)相傳周靈王太子晉在此駕鶴飛昇。
(3)太子仙去時,空中仙樂悠揚而難分簫笙。
(4)武則天曾駐蹕於此,為太子飛昇故事,感受頗深,撰賦以抒情懷,並勒石刻其親書所賦。此碑迄今卓立,仍然完整無恙。
(5)老友胡宇平兄,於抗戰勝利後,自陝西返鄉。見緱山昇仙觀、亦彼之母校,燬於戰火,耿耿於懷。1973年初返鄉探親,建議在緱山設青少年科學館,並提供儀器教具。1981年更建議築一小型天文台,購贈望遠鏡,以供青少年觀測。並於1990年設郭守敬獎,頒予國人中第一位發現六級以上慧星而以其名命名者。
(6)青年工人張大慶君,十餘年來,契而不舍,以其全部工餘時間,埋首於觀測與分析,終於雙魚座中發現慧星。經國際組織確認,並以其姓命名,因而獲獎。
(7)郭守敬,元代著名天文學家。在天文和曆法方面有許多研究成果傳世。

49。炫弟夫婦來訪

浪跡天涯至外洋,
家中弟妹奉高堂;
今宵異國酣酌樂,
何日返鄉再舉觴。


溯自1948年,離家赴台,58年到美。因時局變化,直至1973年方回家探親,已二十五年矣。這期間國內情況,眾所週知。家父受屈,雖無大事,而心情難平。直至1980年,方得正式平反。二十餘年,均賴弟妹扶持,而炫弟尤能堅忍負重,深得同仁敬重。近十餘年來,他們夫婦時常來美探視兩姪女,然而難得到此。因他們亦年近古稀,今後不擬再多跋涉。此次或為最後一次訪美,故特來一聚。兄弟對酌,歡談一宵,但望不久後返里掃墓再見。

45。天台國清寺隋梅

千年古剎法華宗,*
源在天台日本弘;*
禪室經堂如止水,*
隋梅雖老猶蔥籠。*


註:
(1)天台國清寺,為隋煬帝下旨所建。乃我國佛教天台宗,或稱法華宗之發源地。
(2)唐貞元廿一年,日僧傳教最登來華。在國清寺留學五年,返日建寺,仍名國清寺,為日本天台宗開山祖師。故千餘年來,每年均有日本天台宗僧人,組團來朝。
(3)靜如止水,乃能心如止水,最適修行之處也。國清寺設講學堂,正中有匾曰台宗講席,海內外信徒均在此受課。
(4)國清寺中有梅樹一株,其後有碑曰隋梅。植於建寺之初,迄今已一千四百年,依然每年開花結果,真可謂青春永駐矣。筆者孤陋寡聞,認為此乃世界最老的梅樹了,特為之記。


1965年,筆者夫婦首遊東瀛。見寺廟前均置青石刻成的塔狀燈籠,以為各地所謂“日本庭園”中、甚至臺灣寺院周圍之青石塔狀燈籠,均仿自日本。到天台,見國清寺前山道旁,一路排有同樣青石塔狀燈籠,方知其實源出天台也。
1985年,一家四口,返鄉探親。清華大學安排自溫州開車到杭州,中途停國清寺午休。筆者因平素並無午睡習慣,故得餐後散步,而有參觀遊覽寺內外之機會,亦屬有緣也。

46。1973年初訪北京大學

久仰京師大學堂,*
精英競試列門牆;
未名湖畔園林廣,*
不諗紅樓在哪方。*


註:
(1)京師大學堂創於光緒二十四年(1989),民國元年(1912)改名北京大學。北洋軍閥時期,經費不穩,制度多變,至民國十八年(1929)定名國立北京大學, 1950年後復稱北京大學。
(2)未名湖為北大校園中心之人工湖,週圍花木茂密。附近有水塔,景緻頗佳。
(3)紅樓一向代表北大,為城內原北京大學主體建築。筆者初次回國,不知北大已搬了家。今日北京大學所在地,乃原燕京大學校園也。


1973年探親行,在家住三週後,北上至合肥,然後到京遊覽。在京期間,曾安排訪問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並私訪清華大學。到北大時,會見副校長周培源及王竹溪、江澤涵教授等三人。在未名湖畔校會議室,唔談甚歡。因在文革期間,學校基本上不開放。故並未參觀其他部門。談不上印象,只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因為我從未到過北京,總以為紅樓才是北大的主體建築。多年以後,才知道北大已遷到燕京校園了。

47。北京大學與中國

學術龍頭文理科,
黌宮培育盡菁莪;
投身五四爭民主,*
三角論壇似海德。*


註:
(1)是北大學生發動反對日本二十一條,而導致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改變了社會風尚。
(2)倫敦海德公園之內,有一小廣場。可供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發表任何個人意見。北大校內有塊三角地,亦常有人發表個人意見。
北京大學在中國學術界的龍頭地位,除了清華國學研究院時期,一直是無可爭議的。北大學生對國事之關心,往往也足以引起全國學生景從。1978年以後,常到北大作學術訪問,但也有兩次與校長接觸。


1980年到京,為北京市高校系統與吾校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建立交換合作關係。在友誼賓館接北大韓天石書記電邀,再到同一會議室,談談與美國大學交流有關的問題,沈克琦副校長在座。
1989年,曹昌祺教授邀請,預定六月上旬再訪北大。不料發生六四事件,由四川大學送至九寨溝,住了一週。回校後,外辦問是否直接飛香港。筆者以為除非安全有問題,應按原計劃繼續講學行程,不過推遲一星期而已。經聯絡後,北大外辦認為安全不成問題。於是六月十五從成都飛京,才知北大已成空校。筆者於五月三十離京赴蓉,半個月後,整個京城已經過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住在勺園一套房,但勺園五座大樓,除一位管理員外,似乎只我一位客人。因校內廚房已全部關閉,三餐必須到大門外暢春園飯館用餐。而校門則由武警守衛,豈止門禁森嚴,簡直如臨大敵。大概筆者乃唯一外人,可大搖大擺進出校門,而不受盤查的了。第二天,丁石蓀校長、物理系趙凱華主任及曹昌祺教授等三位,同來探訪。聊了幾近兩小時,方盡歡而散。這次在北大住了五天,因為無學可講,而且校門進出不方便,除偶而接待訪客,天天外出訪友或逛街。親身體會六四前後北京之變化,以及一般人民的反應,可謂機會極為難得,不可不記。

42。杜甫草堂

一生坎坷受貧窮,
吟詠詩詞後世崇*;
雖獲草堂風雨庇,
情懷寒士見心胸*。


註:
(1)杜詩特點為描寫國家災難與民間疾苦,為民請命,後世尊為詩聖。
(2)杜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詩聖杜甫,無財無勢,一生貧困。他雖曾在成都城外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數年,但必定簡陋,僅供避風雨而已。今日的杜甫草堂,規模不小,明顯是後人在原址所建的紀念堂。其中雖有亭台樓閣,卻無彫樑畫棟。而曲徑通幽,環境清雅,很符合詩人的氣質和身份。

43。中國物理學會一甲子

中華物理早植根,
四大發明舉世聞;
學會方經一甲子*,
新知喜見國人申*。


註:
(1)中國物理學會創建於1932年。由於戰亂,早期檔案散失。不知創會時之會員人數,粗略估計,不會過五百。六十年間,已發展至兩萬餘人。這次紀念大會,會場在清華大學主樓。筆者有幸參加,十分高興。
(2)申,論也。


1992年,應湯拒非院長邀請,訪問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住西苑飯店。研究生院外辦轉來一份請柬,原來是中國物理學會馮端理事長邀請,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學會六十週年擴大會議及凝聚態物理年會。因為同時在北京召開的,還有全國黨代表大會。於是筆者胸前所別的“特邀代表”名牌,就非常顯眼。旅館的服務人員見了,都另眼相看,也是一種特殊經驗。

44。太原晉祠

黃土高原難老泉*,
造成晉水小江南;
唐宮女子宋人塑*,
寫實神形寰宇傳。


註:
(1)難老泉,為明末傅青主所題,取詩經永錫難老之意。難字應仄而平,犯格亦顧不得矣。
(2)聖母殿中四十四尊宮女,乃北宋時之塑像。無論神形,皆上乘寫實之作,馳名寰宇,世所罕見,為中華藝術之瑰寶。


太原晉祠,以建於唐代的聖母殿為主。殿前有難老泉,為晉水之源。由於充分的泉水終年不斷,造成黃土高原難得的晉水流域,有山西江南之美稱。泉眼邊可見建於北齊之八角亭。由此水潭分為晉水南北兩大渠。今日太原晉祠,其實已發展成範圍廣大的公園。
1998年初訪山西大學,校方接待,甚為熱情。自五台山返校後,曾於週六抽空前往遊覽。

39。黃山散花精舍

門前俯瞰散花塢*,
靜坐陽臺賞日出;
夢筆生花如玉立*,
松奇石怪世間無。


註:
(1)散花精舍位居北海賓館南側,朝東,面對散花塢,美景非常。遠近山峰千姿百態,如仙人下棋、丞相觀棋、太公釣魚筆架峰等。
(2)散花塢中,林木茂盛,看不到底,無法估計山谷深度。但其中有一奇峰,穿林而出。亭亭玉立,形如毛筆。在筆尖長有松樹一株,青翠可愛,因而被名為夢筆生花。


1985年初登黃山。第一天從黃山賓館步行到玉屏樓過夜,第二天從玉屏樓到北海住散花精舍第二天從玉屏樓到北海住散花精舍。此乃二層樓建築,樓上兩廂各有一套間,浴室奇大,我們一家四口住其一。中為大廳,有中國式傳統餐桌,廳前有陽臺。黎明起床,至陽臺坐待日出,得見一輪紅日在松雲後升起,景色迴異於阿里山日出。1992年再到北海,見原地正在改建為較大之新樓。

40。李冰祠

當官為政以民先,
澤被邑人無數年;
知府成都恩德厚,
一門兩代受香煙。


李冰任成都知府時,在都江堰修建鏵嘴,引水灌溉,造福地方。想係盡其一生,工程未能完成,其子繼承父志,方竟全功。後人感其恩德,沿江建祠,祀其父子。建築逐步向上發展,直至山頂,規模甚大。可惜亦遭文革破壞,內部空洞。幸而原建築仍然迄立無恙。
1985年,初次訪問成都科技大學,由苟清泉教授接待。到達次日,程尊寧副校長陪同,遊覽參觀都江堰水利工程。程教授是著名的專家,他的實驗室就有比例精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所以他的現場介紹和講解十分精彩,使我對整個都江堰工程,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回校途中,還特地為了孩子們,繞道至動物園看熊貓。返校當晚,王建華校長在晚宴前舉行儀式,授予顧問教授聘書。

41。武鄉侯諸葛丞相祠

臥龍深處自優游*,
對策隆中論計謀,
舌戰群儒曹操抗,
東風助勢北軍休;
七擒孟獲平蠻寨,
三氣周瑜穩荊州,
丞相祠堂遊客眾,
但聞諸葛不知劉*。


註:
(1)諸葛亮出山前,隱居於南陽隆中,優游林下,生活悠閒。其地有祠,額曰臥龍深處。
(2)成都武侯祠中亦祀劉備,但遊人只知諸葛丞相,而甚少有注意先主者。

敦煌莫高窟

夕陽照射燦金光,
引導高僧鑿佛堂;*
塑像窟中藏寶典,
交流文化盛名揚。*


注:
(1)相傳西域僧人樂僔,道經此地。見夕陽由三危山反射,金光燦爛,於是發願鑿窟。
(2)莫高窟中之壁畫和塑像,充分顯示東西藝術手法的揉合,與中西文化合壁而造成的輝煌結果。


敦煌,乃甘肅西部沙漠中之一片綠洲,自古為東西交通孔道。莫高窟,位於三危山之東面削壁,高達四層,綿延四華里。始鑿於紀元366年,以後歷代均有增加,而以唐代為主。先後一千餘年,自前秦、北魏、隋、唐、五代、宋、至元時,共達千餘窟。目前保存完好者,不到五百。但其中壁畫、塑像、佛經及其他文獻、文物,皆紀錄中西藝術與文化交流之寶藏。無論是質或量,實為全世界石窟中首屈一指。
1989年到南開大學時,在母國光校長歡宴席上,得識數學所葛墨林教授。葛兄原服務於蘭州大學,情商下次返國赴蘭州一行,當負責安排一切。筆者與葛兄一見如故,自無推托之理。遂於1991年往訪,除蘭州附近名勝外,並順道遊覽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陽關,河西走廊及嘉峪關。返回蘭州後, 再專程入青海,訪班禪活佛主持的塔爾寺。

新彊天池

西陲戈壁少人煙,
不意深山有洞天;
王母瑤池出浴處,
宛如翠玉置山間。


天池在新彊中部,烏魯木齊以北,有高速公路至入山處。進入山區,已有沙漠綠洲之意。公路兩旁,時有村落及放牧羊群。綠樹青草,兼具山區景色與塞外風光。逐漸深入後,海拔漸高,山勢變化及景緻和加拿大落磯山脈頗為相像。到達天池,但見水平如鏡、雪山倒映,景色絕佳。

都江堰水利工程

岷江引水灌農田,
造就西川已勝天;*
鏵嘴分流高技巧,
摩崖山道刻箴言。*


注:
(1)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成都平原。西川農田,受益面積廣大。兩千年來,造就了四川為天府之國,遠勝於靠天吃飯也。
(2)後人建祠祀李冰父子,自江邊直至山頂,層層殿宇。一路上並見工程要點及注意事項,均以簡單口訣刻於路旁岩石。


都江堰在成都北面,以戰國時代李冰所建水利工程,著名於世。岷江發源於九寨溝附近,南下至此,江面甚寬,西邊水淺,東邊沿山較深。李氏父子以簍裝石子,於江心修鏵嘴,將江水分流。西邊為岷江主體,直達樂山進大渡河而入長江。東邊引入成都平原,灌溉農田,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名。所以工程主體在鏵嘴位置和方向之選擇,及其曲率變化之設計。要求其長期承受水流沖刷而不至崩塌。程教授告知,五十年代,為加大灌溉水量,曾以鋼筋水泥改建鏵嘴,以期永久。不料造成水災,只得炸掉,恢復原狀。

賀楊振寧教授八十大慶

自來科學看西洋,
物理如今有李楊;*
規範論中求一統,*
纖叢再究引力場。*

注:
(1)楊振寧先生是第一位獲得Nobel獎金的中國籍科學家。據筆者所知,他在1960年代才入美國籍。
(2)愛因斯坦的最後二十年,致力於統一場論而未成。現在看來,楊先生和Mills博士所提的規範場理論,已為統一場論打下了堅實基礎。一字唐音雖為入聲,但今日國音或拼音均讀陰平,不合絕詩格律。
(3)楊先生近年運用纖維叢幾何來研究萬有引力場,我們企望他有大成。力字為仄聲,亦不合絕詩格律。不過統一場論和萬有引力場都是物理學名詞,無法以別的字取代其中任何一字,只能作為特例。好在古今著名詩人所作的犯格絕詩也不少,應可不必過份拘泥。

楊振寧先生乃是物理學史上的大物理學家之一。他對物理學的發展,有多方面的貢獻,非此處所能詳論。其犖犖大者:
1956年,他與李政道先生認為,弱作用中宇稱守恆定律不一定真確。他們同時建議,可以由觀測從極化的鈷-60放射出來的電子分佈方向來檢驗。同年底,吳健雄教授以她卓越的實驗,證明了觀測結果的確不遵守宇稱守恆定律。因此,李楊二氏於1957年同獲Nobel物理獎。
1960年代以來,許多得到Nobel物理獎的理論工作,都是從楊先生和Robert L Mills 教授提出的規範場理論發展出來的。他們的規範場理論,其實已成為最近三十餘年統一場論的基礎。
楊先生並首先運用纖維叢幾何來研究萬有引力。假以時日,或將有大成。
另外,他在統計力學方面也做了不少奠基工作。由於他的前瞻性,還有許多工作,其重要性正在逐漸顯示出來。
筆者於1963年,在耶魯大學初識楊先生。他當時正在耶魯訪問。蒙他不棄,連續數次,在他辦公室中為我講解他當時對高能碰撞現象的許多想法。由於其他原因,筆者在這方面並未多下功夫。有負他的厚意,至今耿耿於心。1966年,他來Buffalo時,曾問及清華同學鄒祖德兄。立即告以鄒兄在台大電機系名列前茅,又是台灣高等考試狀元,資質自然是好的。後見鄒兄與閻愛德兄在楊先生指導下,大有成就,衷心深以為喜。1970年,又接楊先生信,囑準備在美國科學協進會(AAAS)年會上,作一題為“中國學者對美國科學發展的貢獻”的報告,他可提供材料幫我。不巧我正要離美,去英國牛津大學訪問一學期,已定好一星期內起程。以致又一次方命,覺得十分抱歉。謹借此機會,向他一併致謝。敬祝他健康快樂,福壽雙全。


沙塵暴

沙塵肆虐視茫茫,
頓覺人間到處黃;
欲得丹方來治理,
先求草地養牛羊。


2002年二月中旬,北方八省、市、自治區受虐於沙塵暴。由於西北草原退化,地表土層乾燥。大風一起,能將沙土捲上高空,形成沙塵暴。此乃近十年來中國氣象之新現象。植樹種草,固然可以改善情況,不能不做,但非治本之道。其實追根究底,造成此現象的真正原因,乃是地下水源枯竭,以致地表植被無法生存。因此即使能成功建造林帶,也只能減輕災害,無法解決問題,是為治標。如欲治本,必須設法提高地下水位,恢復草原的放牧功能。這就要放大眼光,從宏觀經濟利益來考慮長期效果。筆者認為,煉鋼、羊毛、製革 等工廠,不但用水量大,而且汙染厲害。事實上,正因為它們大量抽用地下水,方造成草原退化的直接後果。建議認真考慮,將包頭、呼和浩特和內蒙其他地方的大型工廠,拆遷至水源不成問題之處,如東北或長江流域。如不快採取行動,再過幾年,待草原地表泥土被吹光,變為戈壁,便是萬劫不復了。

草原牧民烤羊宴

輕歌曼舞捧羹湯,
塞外牧民宴烤羊;
帳內圍爐啤酒奉,
草原作客似還鄉。


1985年,應邀訪問內蒙古大學,受聘為名譽教授。特布信校長特別在大青山草原旅遊點以牧民盛宴款待,席間並有蒙族姑娘歌舞助興,真有賓至如歸之感。回想起來,還是很珍惜這次機會,能親身體驗蒙古牧民喜慶宴會之風情。

金華雙龍洞

動亂中華遇險關,
乾坤何處托身安;
雙龍護衛神仙府,
養氣修心穩若山。


雙龍洞在浙江金華郊區,雖無赫赫之名,卻亦屬奇絕之景。洞在山腹之中,既高且深,面積不小。有部分是湖,而洞口卻在山腳水面之上。入洞需借助於小船,每次僅能渡一人。小船以繩索固定於湖之兩岸,洞口甚低,遊人必須平躺在船上,無法抬頭。拉動繩索而入洞,進洞上岸後回看洞口,則見左右各有龍頭,十分逼真。順其勢向洞內環視,則見左右兩邊後方牆上各有龍尾,亦很神似。龍身並不明顯,想像大約為雲霧所遮。仔細觀察,絕無人工雕刻痕跡。真可謂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如此神仙洞府,豈非亂世避難靜修之理想處所?
1987年,應浙江省科技幹部局林理和局長邀請,到杭州住望湖賓館,討論選派科技人員赴美進修問題。事後並安排訪問高等學府。除杭州幾所院校外,還至金華浙江師範大學訪問三天。其間由蔣風校長陪同,遊覽附近名勝一天。蔣校長是金華本地人,為著名兒童文學家。他的知識豐富,介紹、講解既清楚又風趣。與他同遊一日,真是一番享受,很令人懷念。

惠安女郎

酷暑農忙頂艷陽,
可憐無計訴衷腸;
良人外地謀生計,
寧不思歸戀故鄉。


福建惠安,是一個少數民族縣。位於福州和泉州之間,乃一濱海漁港。惠安縣城的城牆是一座全用石建的,與眾不同。據說鄭和下西洋,即由此地出海,所以鄭和電影就在此地拍攝。惠安居民,屬少數民族,吃苦耐勞,工作勤奮。筆者訪問時,正值盛夏。但見無論田野、工場、海邊、還是商場,大部均係婦女在工作,甚少男子,頗覺驚奇。原來當時政策開放不久,絕大部份男人外出謀生。家中一切事務,只能由婦女擔任了。
1987年,應福建省科協邀請,訪問福州、華僑、廈門等三大學。華僑大學殷勤接待,除泉州附近名勝古蹟外,特為安排參觀遊覽惠安。

臨潼華清池

明皇闢地引溫泉,
為洗凝脂賜玉環;
寵愛擅專天下亂,
西行驚變憾難全。

華清池乃以唐明皇為楊貴妃沐浴所建之溫泉浴池為中心,逐漸發展而成的公園。西安事變中,蔣委員長深夜出走,避於後山被執。即於該處建捉蔣亭,據說現已改名。筆者到訪之時,尚屬開放早期。設施均較老舊,無甚可觀。 1999年第三次去時,規模擴大了許多,也增建了不少比較現代化設施。不過,名勝古蹟只能維修不能改建是一個原則,楊貴妃的溫泉浴池就是很好的例子。國內許多地方負責旅遊建設的人,恐怕需要多注意了。
1985年,經上海交大安排,筆者一家四口遊覽西安,由西安交大接待。應陝西省教育廳之邀,假西安戲院演講,介紹美國中小學教育。聽眾滿座,反應熱烈。事後,教育廳代為安排遊覽臨潼及咸陽。在臨潼參觀半坡文化遺址、秦始皇兵馬俑及華清池,咸陽則為張騫墓及碑林。



始皇兵馬俑

六國稱臣奉始皇
兒童出海覓仙方*
難尋不老長生藥
兵馬千軍衛梓房*


注:
(1)世傳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出海訪仙島,求長生不老藥,未歸。
(2)梓房,梓宮之意,帝王之棺木也。始皇墓四週均置有兵馬俑,陣勢嚴整。想必他自知長生無望,乃經營身後護衛。殊不料兩千多年後,終究還是無法保全也。


秦始皇墓發掘而得兵馬俑,規模龐大,至今尚未完工。筆者一家,於1985年自西安前往,先停半坡看先民遺址,再去參觀兵馬俑博物館。只見排列整齊,氣勢攝人。無論人馬,神情逼真而形貌各異。可以想像當年始皇為一己私心,而役使人民至何程度。不過他用兵馬俑而沒有要軍隊殉葬,總算還是文明之君。1999年三度往訪,展覽館已增建,參觀時依然感受震憾。目前展覽館仍在擴建,墓葬周圍仍在挖掘。

大青山草原寒冬風情

朔風撲面冷如冰
大漠星空格外明*
遠處駝鈴聲入耳
旅人期待好居停


注:(1)塞外空氣未經汙染,再加天寒地凍,沙土不揚,夜晚星空十分清明。

大青山自西向東,橫亙內蒙古中部。大體上,山南人口和工業都較山北集中。內蒙兩大都市,包頭與呼和浩特都在南面,離山不過幾十公里,而山北則多牧民。1984年初到呼和浩特,有許多出乎意料之處。第一、它看來像一座標準的現代北方都市,人民通行普通話。第二、當年和番的漢明妃,出關後就在此地生活終老。事實上,昭君墓就在附近郊區。第三、雖未赴大草原,但在市外遊覽名勝古蹟,並不見有“風吹草動見牛羊”的塞外風情。1985年再度往訪,時值隆冬,附近的大青山草原,仍然沒有牧場風光,只是天寒地凍一片蕭索而已。

探親行

青年跨海向台往
敵對政權據兩方*
從此孤身留寶島
終因負笈闖番邦
太平洋只一天渡
新大陸需半夜航*
萬水千山攔不了
衷心返里拜高堂


注:
(1)1948年抵台後,數月之內,戰局急轉直下,已無法回鄉矣。
(2)寓居美東,橫貫新大陸,僅需五小時。而從美西至香港,則十二小時而已。當年探親行所搭飛機,晚間自紐約起飛。西岸換機後,翌日清晨出發,旁晚抵香港。


1973年在楊振寧先生指點之下,順利獲得簽證。初次回故鄉探親,離家已廿五年矣。國內尚在文革期中,所見所聞,均難適應。但也觀察到新中國許多建設,對人民生活之改善,頗有貢獻。例如小城市的自來水建設,農村大規模引水工程等。

1973年初過羅湖有感

浪跡天涯廿五年,
如今故國在眼前;
雙親盼子兼程趕,
海外妻兒最挂牽。


中國大陸未開放前,東南部沿海唯一入境關口,就是羅湖。當年中英邊界,僅一小橋,步行通過即進入深。因為從未和大陸政府有過任何接觸,無法預知入境後之前景,心情十分複雜。今日回想,難免好笑。
1973年五月十五日,世康出生。原擬延後一年,再申請回國探親。吾妻認為應不顧一切,去一次再說。因為不知中國開放,能維持多久,而錯過機會則後悔莫及也。彼可挈兩兒至鎮妹家暫住。乃決定於康兒滿月之初動身。

至聖林

論語誨人夫子言*
尊儒已逾二千年
子孫福庇八十代
今後當須自己賢*


注:
(1)孔子言論,最深入人心著,莫過於指導處世待人之道的論語。
(2)漢武帝獨尊儒術,二千多年來,孔氏子孫,備受尊崇近八十代。今後好景不再,難靠先人餘蔭,必須自己努力建立其社會地位矣。


孔林,乃孔子家族墓地,範圍廣大。因為孔子墓已經兩千五百年,如果樹木未經砍伐,孔林在世界上應該算是保存最好的墓園了。埃及金字塔是統治者的墳墓,且為巨石建築,自然不同。
1987年,由山東大學秦自楷教授陪同,我們二人在其中走了一圈,見到孔子及其後世各代衍聖公墓。本以為孔林必定是郁郁蔥蔥、古木參天,進門一看,卻原來是莽莽蒼蒼、黃沙遍地。想必是無辜遭砍伐了。至於文革破壞痕跡,則隨處明顯可見,不過大門口的至聖林牌坊,卻依然無恙。

參觀孔府

昔年進學拜先師,
未諗儒家舉世知;
香火傳承燒不斷,
孔門安似泰山石。


回想幼年初進小學,開學第一天,要祭拜至聖先師,初不知其為何許人也。今日得親身參觀孔府,亦難免有世事滄桑之感。闕里衍聖府,始建於北宋。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衍聖公,並建府第。世襲直至七十七代孔德成,中經明太祖及孝宗下旨,兩度擴建,奠定今日之規模。孔府有房四百八十餘間,縱深九進、橫分三路。連後花園,佔地二百四十餘畝。較諸北京多數王府,有過之而無不及。
自從漢武帝罷百家,尊儒術,孔子地位繼續不斷提高,直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未受改朝換代之影響。今日孔氏已失去其優越的政治地位,但其文化地位仍然影響全世界。其實作為博物館,孔府所藏光是衍聖公府檔案,就有四百多年完整無缺。再如孔氏族譜,二千多年近八十代完整無缺,恐怕也是極難比擬的。可惜開放供遊客參觀時,還有許多珍貴藏品並不展出,不免美中不足。

曲阜孔廟

下馬碑前仰聖門,
金聲玉振閣奎文;
王宮氣象尊夫子,
萬世千秋敬聖人。


孔廟雖受特別保護,仍能看出曾遭破壞之痕跡。想必是中央反應快,避免了大規模的毀滅性破壞。各項建築大致都還完整,再加近年逐步修復內部一些設施,可算不幸中之大幸。仰聖門建有甕城,門外置下馬碑。官民人等,到此必須下馬或下轎,步行通過。進城即為三座牌坊,金聲玉振、太和元氣、道冠古今及櫺星門。過壁水橋、弘道門,再過奎文閣,見兩邊碑林及碑亭。入大成門,有杏壇,為孔子講學處。然後才是主體建築大成殿,及其後寢殿、聖蹟殿。理所當然,無論從規模、型制還是規格上說,曲阜孔廟都數全國最大、最高。
1987年再訪山東大學時,秦自楷教授陪同赴曲阜。由曲阜師範大學接待,除孔廟、孔府、孔林外,還參觀少昊、孟子、顏回等墓地和許多古蹟。

清東陵慈禧墓

垂簾聽政是慈禧
禍國殃民壞帝基
死後墳塋遭竊盜*
蒼天畢竟不能欺*


註 :
(1)上世紀二十年代,土匪師長孫殿英,以正規軍隊戒備,挖墓盜取其中全部陪葬珍寶。
(2)慈禧無知而專橫,不顧國家利益,至死不悟。生前無人能制,死後仍遭挖墳,天道報應乎。


清東陵,位於河北遵化縣。中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等五座皇陵及十五座后妃墓。其中建得最好的,就是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不過慈禧、慈安雙墳並排,而前者更為講究。慈禧墓中陪葬珍寶,價值連城。可惜在抗戰前,已被土匪師長孫殿英盜取一空。據李鴻慶、程一鳴文(傳記文學430、432兩期),他後來為買軍火,被洋人和買辦騙去不少,確實十分可恨。
1988年,應母國光校長之邀,到天津訪問南開大學。學校特為安排遊覽清東陵。由於當時公路條件不佳,往返費時,再加午餐,所以當天來回,只夠參觀一座,司機和陪同選了慈禧墓。慈禧雖然禍國殃民,斷送了清王朝,但其陵墓之規模、型制,自有其特色。例如看到墳上裝飾之石彫,以鳳領先於龍,與眾不同,也算不虛此行。

濟南大明湖

濟南荷柳襯湖山*
勝景宣揚有老殘*
動亂十年劫數歷*
滅佛挖地斷名泉


註 :
(1)大明湖、千佛山與眾多名泉,可以說是濟南著名的重要原因。
(2)老殘遊記,乃發行多年、頗受歡迎之遊記。書中描寫濟南風貌之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說的就是千佛山與大明湖。
(3)文化革命確是中國歷來少見的浩劫。在濟南,其後果之一就是,許多名泉乾枯無水。千佛山有山無佛,即使大明湖,也難恢復原來水位。


1986年,經苟清泉教授介紹,首次訪問山東大學三天,由梅良模教授接待。以時間甚短,只能安排市區參觀遊覽。首選便是大明湖與千佛山,蓋因老殘遊記之影響也。大明湖面積不小,但明顯不夠讓武林人物(例如楚留香和無花和尚)以大船在水中鬥法。估計金庸當年寫小說前,並未來過此地。當時的印象是,不但湖中水位很低,水質不淨,而且公園環境雜亂,拉圾遍地。水位很低的原因有二,過度抽用地下水及挖掘備戰地道。筆者估計,大明湖水位低,主要還是前者;後者對濟南許多名泉的影響,則幾乎是致命的。至於環境髒,可能是市民素質的問題了。九十年代,政府開始重視環境。以後每次前往,都看得出在進步。1999年,良模兄夫婦陪同,再遊大明湖公園。水位雖仍嫌低,而環境清幽,花木扶疏,已可稱為很有水準的遊憩場所了。

揚州瘦西湖


揚州往日富鹽商,
鬥艷爭奇奉帝皇;
逝去繁華難再返,
西施消瘦待梳妝。


久聞瘦西湖大名,惜無機緣,從未到過。到了一看,這個瘦西湖似乎太瘦了一點,難免有見面不如聞名之感。原來瘦西湖本是隋運河之一端,因而更像河而不像湖,其從前著名,主要是兩岸都屬富商巨賈大宅之後花園。建有亭台樓閣,爭奇鬥勝。再加燈紅酒綠,夜夜笙歌。造成二十四橋繁華景象,自有一方盛況。今則豪華奢侈之生活,已一去不復返。二十四橋亦回歸平淡,再加許多景點,尚在修復或重建中,所以並沒有想像中的風華。不過一些主要景點如五亭橋,仍然是很引人的揚州代表性建築。
1996年訪問南京大學,由馮端教授接待。兩天後,馮先生因公出差,馮夫人陳廉方女士與物理系副主任邢定鈺教授陪同,到揚州遊覽瘦西湖。


張家界

千峰競秀似無邊,
異狀奇巖祇等閒;
尚有山區八百水,
神工鬼斧現人間。


張家界,位於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脈中。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庸市,乃中國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廣大,號稱三千峰、八百水。包括朝天觀、黃獅寨、腰子寨、天子山、索溪峪、袁家界等景區。其間以山谷或溪流區隔,如琵琶溪、金鞭溪、沙刀溝、以及十里畫廊等,也都各自成景區。整個公園景觀奇特,常見數百公尺高之石峰,自底至頂,直徑相若。在高處看則群峰畢集,似屬無邊無際。所謂“集黃山、桂林之美,融匡廬、南嶽之秀。”也並非過譽。如欲遍遊各處,恐得七至十天才成。
1991年五月,應王淀佐校長邀請,到長沙岳麓山訪問中南工業大學,住校內一紅樓。第二天即發現此樓乃1938年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南遷所組之長沙臨時大學原址。雖曾於清華校友通信中讀過許多有關描寫,怎比得如今親身經歷。想起戰時三校師生在此復課情景,不禁心嚮往之。學校接待甚為熱情。除參觀長沙附近各處名勝古蹟外,還派車由一研究生陪同,赴張家界遊覽三天。

上海城隍廟-豫園遊


鬧中取靜訪名園*
廟宇隔鄰變市場*
多少人間屈枉事
伸冤無處覓城隍*


註 :
(1)豫園,位於上海城隍廟前,為一設計精緻的傳統中國式庭園。在鬧市中,能有如此幽靜之處所,十分難得。
(2)豫園對門,即為原城隍廟。其中所有神像及一切設備均已不見,進門但見一商場而已。
(3)自古以來,在中國傳統社會觀念中,人世有官府衙門,陰曹有地府。人間不平事,如在世間不得直,還可到陰曹地府去伸冤。不但如此,陰曹的地方衙門,就是各地城隍廟,還會派出鬼使,巡視世間不平,主動拘魂處理。它們的存在,不僅使貪官污吏作奸犯科之輩,心存顧忌,也使受冤屈者,精神上有所安慰。無形中,起著淨化並安定社會的作用。今日中國大陸,城隍廟已完全絕跡。有之,不過是一地名而已。破除迷信,並非壞事。不過,因此而使貪官污吏及作奸犯科之輩,心理上毫無顧忌,當非原先所能預見。


上海城隍廟,事實上只剩個空殼子了。1973年時,看到被作為倉庫用。八十年代已改成一小商品市場,現在則以出售旅遊紀念品及手工藝品為主。不過其周圍環境,都經改建,深具傳統市街特色,故能吸引許多遊客。
1981年,應邀訪問上海交通大學。我父子倆住錦江賓館,第二次去豫園,因天太熱而匆匆往返。以後也曾再去過數次,但都不如最後一次。1994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王志勤院長,邀請我們夫婦往訪,住靜安賓館。分院外辦某君(抱歉,一時想不起其姓名)陪同遊覽,某君明顯曾仔細研究過豫園。對每一建築之細節,瞭如指掌。一草一木一石都能說出有關掌故,從未見知識如此豐富的導遊。這次遊覽,可算是個人難得經歷的一次享受了。

南京莫愁湖

君臣博奕勝棋樓*
園在金陵號莫愁*
朋輩鬱金堂上坐*
說今談古論神州*


(1)明太祖朱元璋與徐達奕棋樓上,負而以莫愁湖賜之,勝棋樓因此得名。
(2)莫愁湖,位於南京水西門外。六朝時沿秦淮築堤至長江,後以秦淮河改道向北,原河道淤積所遺湖泊之一,宋時成形。一度號稱金陵第一景,頗具庭園之勝。但湖面不大,周圍約五華里而已。莫愁為何許人,眾說紛紜,不必深究也。
(3)鬱金堂,原為園中建築之一。
(4)但願不久之將來,國內人民皆能於公餘或假日,好友相聚,談論時事,而不致有洩漏國家機密之慮也。


1973年探親之行,自羅湖入境,經廣州,杭州,金華,溫州到瑞安。在廣州與杭州各過兩夜,金華溫州各一夜,第八天才到家。可見當年在中國時間不值錢,如今可從香港直飛溫州,再從機場直接回家,總共僅需四小時餘。亦可見近二十年來,國內交通建設之快速進步也。再離家經溫到杭,由良方兄陪同,自杭州經上海,蘇州,南京至合肥。在南京時,遊覽中山陵,南京大橋,莫愁湖及玄武湖。後因屢接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之邀請,經常訪問,卻從未再到莫愁湖與玄武湖。也可能是別的景點逐漸修復開放之故,例如中華門,秦淮河,夫子廟,國民政府舊址等。特別是中華門,很值得一遊。

甌江江心寺

江心孤嶼露崢嶸,
曾見人間滿地紅;
往日急流難跨越,
今朝橫渡有長虹。


溫州北門外,甌江水面甚寬,中有小島,名江心嶼。東西兩端均有塔建於山顛。島上有興慶寺,俗稱江心寺。懸有長聯 “潮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水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早自謝靈運為溫州太守時,即有詩詠之。因無機動車,空氣清新,現已將全島闢為公園。元兵滅宋,執文天祥。北行途中脫出,南奔至溫州。曾於江心寺居留,題有憂國感懷詩篇。今日在山上可見上游有公路與鐵路長橋飛渡,下游則橫跨新建之高速公路大橋。溫州已成為現代化都市矣。
回想1978年,我一家四口返鄉探親。由滬搭輪,因上海高教局派人,陪同上船安排,住附有廁所之特等艙。翌晨抵溫,即由碼頭直放瑞安家中。然後提前一日到溫州,住華僑飯店。從溫到杭,則派新出廠之上海牌直開。因浙江省教育廳長於六時宴請,而沿途必須搭渡船過甌江及清江,故於清晨三時出發。十一時始抵天台,在國清寺午餐休息。不料剛下山即出事。原來離合器脫落,只離不合。幸虧附近有修車處,僅等待耽擱一小時多。大約420公里路程,竟需十六小時。交通之不便,有如此者。高速路開通,則五小時足矣。

五台拜文殊

清流激底震雷音,
山勢雄渾意態深;
滿地野花如錦繡,
松風梵唱送佛心。


1996年應彭坤(實為方方土,中文之星無此字,暫以同義字代)墀校長之邀,往訪山西大學。彭校長囑先作一大型報告,下次再作較長停留。隨即議定下次來校三週,以兩週講學,一週旅遊。次日一早,即由外事處派員陪同,直放五台山。出城前,路經太原鋼鐵廠,深灰色煙塵,宛如濃霧,污染之嚴重,得未曾見。據云此等情景,已有許多年,怪不得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第一污染城市。1999年再到太原時,情況已有不少改善,仍需繼續努力耳。公路兩旁,平地不多,時見土壑深溝,皆係經年受強風切割之結果,乃西北黃土高原之典型地貌也。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為文殊菩薩之道場,乃唯一在佛經出現之中國名山。位於山西東北部,共有五峰,故稱五台。北台為最高峰,海拔3800公尺。雖值盛夏,卻甚涼爽。相傳文殊自五台山赴尼泊爾開山闢嶺,排湖水,興教化,乃建國,至釋迦末尼誕生。故尼泊爾人尊文殊,敬五台。白塔寺即為十四世紀時尼泊爾人所建。顯通寺與洛陽白馬寺為我國最早之寺院。其後有磚石無樑殿及仿木結構之銅殿,極具特色。看來六十年代之破壞,似乎並沒有九華山之澈底。許多雕刻極為精緻的石碑和牌坊,仍為完壁。經過二十多年修茸復建,已漸復舊觀。不過明代五台山極盛時,有寺廟三百餘所。民國時期,還有百餘。今後能恢復多少,尚不可知也。

八達嶺初登長城

萬里關山氣勢雄
人間偉構見蟾宮*
西眺塞外無邊地
背靠居庸對朔風*


注:
(1)蟾宮,嫦娥所居之月宮也。登月者回望地球,唯一能辨別之人工建築,即為萬里長城。
(2)八達嶺內即居庸關。
(3)作者不敏,仍以為中國之國防在北方。

初謁中山陵

龍蟠虎踞舊京城*
靈谷孝陵左右分
舉步登高方仰止
豐功偉業在人心


注:
(1)1927-1949年間,國民政府以南京為首都。文革期間,神州大陸絕大多數文物古蹟,均遭破壞。中山陵並不算是古蹟,卻能被完整保存,顯然是政治上的考慮。1973年,由良方兄陪同,自杭州經上海,蘇州,南京至合肥,一路遊覽。初訪南京,導遊介紹的第一句就是“南京是國民黨的偽首都”。聽了不覺啼笑皆非,不知他認為1927-1949年間中國的真首都在何處耳。


中山陵位於南京東南城郊,居靈谷寺(已被改為茶館)與明孝陵(年久失修)之間,背靠紫金山。連外行人都難免認為,的確是風水寶地。其建築設計更加突出陵園崇高之地位。最使人印象深刻者,乃下車第一眼便見孫中山先生銅像,蓋因當時全國街頭能見者,僅毛澤東水泥像而已。八十年代以後,又帶領家入及台灣老友去過好幾次,感觸已不如第一次之深矣。

湘漓同源訪靈渠

秦皇意欲統南彊,
千里蠻荒不見糧;
一旦靈渠通水道,
中原輜重進珠江。


中國古代有許多偉大的工程,特別是水利和運輸方面。最著名的當然是大運河與都江偃。前者溝通南北水運,聯結了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後者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國的四川。較少為人所知的靈渠,在廣西興安。規模不大,僅三十三公里,卻是聯結長江和珠江兩大流域的另一運河。乃秦始皇為統一南彊,對粵用兵而開,以供運輸軍需給養之用。它使湘江上游之水源分流,向北即湘江而入長江,向南經靈渠通漓江而入珠江。故所謂湘漓同源,其實不確,漓江另有源頭也。作者一家四口,於1985年遊覽桂林漓江陽朔時,即曾專車往訪,當天返回桂林。見運河兩旁,古樹成行,綠蔭蔽天,風光優美,並建有許多廟宇,有奉伏波將軍馬援者。據說使湘江分流的鏵嘴,就是伏波將軍加以改善的,其功能與都江偃的分流鏵嘴是一樣的。

重建居庸關

長城裏面有居庸,
峻嶺攀高勢若龍;
拱衛京師門戶守,
今朝遊覽建新功。


長城沿線,現存最著名之關口為嘉峪關,山海關及居庸關。另外,作者曾到過河北薊縣黃崖關,保存完好,但知名度不高。1973年初過居庸關時,僅見雲臺。山脊尚有殘桓,地上則剩一土台,人稱楊家點將台,實則牽強附會也。蓋楊家將守雁門關,在晉北大同附近。近年就原址重建居庸關。新關氣勢雄偉,設計高雅,登高俯瞰關城,內心頗覺震憾。個人認為如能除去標語招貼,盡量突顯其古建築之風格,則對旅遊者而言,應遠比其他庸俗景點更具吸引力。

雁門關外古戰場

專車入晉訪雲崗*
不意行經古戰場
多少征人埋骨處
和平共處國家昌*


注:
(1)雲崗石窟,在山西大同,原為遼國首都所在。
(2)和平,和睦平等之意也。唯平等,始能和睦。不平等,則必將導至不和也。人間至理,初非武力所能為功。


呼和浩特為蒙語,意為有水草之地,人口集居之處。清時改為歸化,綏遠二城,民國併成歸綏市。新中國成立後,因地名隱含不平等之意,為之恢復原名。1985年,余應邀訪問內蒙古大學,被聘為名譽教授。特布信校長親自陪同,遠赴大同,遊覽雲崗石窟。從呼和浩特出發南行,近午抵平地泉行政區首府集寧。此地乃三十年前,特校長任盟長之處,我們在此午餐休息。舊地重遊,車子尚未停妥,已有許多百姓圍觀,歡迎他們的老首長,亦可見民心向背之一斑。想當年,特校長不過二十餘歲,已經是地區專員,可謂少年得意。午休後繼續南行,不時見人群在山間溪旁淘洗,原來是在淘金。時正早春,天氣仍頗寒冷,但願他們皆能有所獲。出山區再向南,漸近蒙晉邊界長城。祇見沙石遍地,渺無人煙,不時有烽火台而不見長城。實則此地長城早已拆去,乃宋末蒙古人侵遼金之古戰場也。可惜時間不允許,未能停車憑弔長城遺跡。

九寨溝小住

因求避世入桃源,
飛瀑層疊彩海連;*
雲白天青山滿翠,
仙居七日變人間。*


(1)1989年六四深夜,川大林理彬校長來訪。以學校暫停業務,將派一位研究生陪同,於五日往九寨溝小住。
(2)藏民稱山間水潭為海子。九寨溝水潭,五彩繽芬,故曰彩海。
(3)“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出仙山,返人間,則世局已變。在九寨溝住了七天,迨十二日返校,而世道已迴異矣。



其二

彩池嵌置密林中,
瀑布逐級激烈沖;
靜水無波山雪景,
漫遊九寨覓仙蹤。



其三

層層彩湖間,
陣陣瀑聲連;
海裏高原柳,
天外積雪山。


九寨溝,為國家森林公園,亦是聯合國自然遺產保護區。深藏於四川北部與甘肅接近的岷山叢中,因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平均海拔2500公尺,而最高雪峰達3300公尺。區內山水未經人為破壞,高山湖泊,層層由瀑布相連,而湖中盛長高山柳樹,甚為別緻。






1985年全家到中國科技大學訪問,科大盛情招待遊覽黃山。在玉屏樓和北海散花小館各住一晚。黃山乃是文人山水畫之實景模型,不能說風景如畫,故曰畫若風景。詩壇高手徐持慶兄讀後興起,依原詩意,吟成一絕句曰:

如畫風光似夢中, 天都始信插雲峰;
玉屏樓外松迎客, 松款賓來賓賞松。

《詞》西子湖今昔 -- 南歌子 雙調: 林多樑教授

吟詠西湖詩詞古今甚多,搜索枯腸,無法動筆。因翻案頭唐宋詞格律,見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風蝶令。為二十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 。宋人常用同一格式重填﹐謂之雙調。正好可作今昔對比。

黛粉全失色,
鉛華盡洗清,
船孃小划影分明,
綠水青山默默動人情。

石路樓台水,
溪橋塔榭泉,
遊人車馬滿空間,
畫棟彫樑錦上把花添。


1973年,時值文革期中。探親道經杭州,居留三日。住湖濱華僑飯店。見一般人民雖能溫飽,但生活單調。西湖週圍,空山寂寂,僅旁晚始見有人來湖邊乘涼。蓋以政治先進為社會風尚,而服務業無法存在也。1978由清華接待,全家自溫州開車到杭,住西泠賓館。文革雖已結束,社會仍然蕭條。以後二十餘年,常去杭大與浙大講學,最近一次為1999年。杭州固已成現代繁華大都市矣。可惜景點常有裝飾不當之處,再加人潮洶湧,是為美中不足。

詠黃龍勝景

矯健金龍下九天,*
玲矓盆景嵌身邊;*
斑斕彩池映山色,
仙境原來在眼前。


注:
(1)1989年六月,自成都往九寨溝,翌晨經松潘。專程繞道遊覽黃龍,仍可於當天趕到九寨。黃龍,位居松潘東北約二十餘公里,為一極具特色之國家公園。雪寶鼎山融雪成溪,沿土黃色山脊下行,一路沉積而形成層層淺水池(藏人稱海子),連綿不斷,為數近百。因溪水清澈,而池底岩石色澤各異,遂表現為五彩群海。
(2)沿山而上,山路泰半為跨海棧道。時見海中樹木蔥蘢,酷似盆景,洵奇景也。